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家木门通七零 格格党 > 第21章(第3页)

第21章(第3页)

这钱是尤利民几个人凑的,除了十元面值的大团结外,还有一两块的小面值,这就导致顾骁拿出来的钱在桌子上堆了一堆。

“怎么这么多!”看着桌子上的钞票,周顺弟震惊得差点把手里的碗摔了。

第24章——赶紧捡够一背柴火……

看着眼前的这一大堆钞票,周顺弟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顾骁单手揉着肚子道:“叶同志说了,每次给我一成利,这次一百块是我这次的分成。”

周顺弟点了点头,恍然大悟:“这下我算是知道为什么抓得这么严,还有那么多人倒买倒卖了,这风险大归大,也是真能赚啊。”

“就你这一趟的功夫,挣的钱都够我们花个好几年了。”

顾家住在村里,家里也就三口人,一年到头的开销是真的不大,吃菜不要钱,平常还有工分,一年也就只饿那一两个月,一百块钱都能买六七百斤大米了!

顾骁深以为然:“谁说不是呢,我这还是赚得少的,就买我东西的那个人,一趟下来至少赚这个数。”

见孙子伸出的两只手,周顺弟不由得惊叹:“一千块!我的个天爷!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要说起来,之前周顺弟手里有那么多金子,也能算个有钱人。

不过她少时家贫,十五岁就成了顾家的姨太太,深宅大院里,倒是衣食不缺,顾少爷对她也算宠爱,金银首饰也给了不少,但是待在大宅里,平常根本就没有花钱的机会,手里有点私房也是偷偷接济了娘家。

后面就更不用多说了,金银、家产都成了浮云,她一个女人带着儿子过活,外面那些人像豺狼一样死盯着他们母子,手里的金银用不出去,连肚子都填不饱。

唯一的儿子死了后,周顺弟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要不是政策好,队上年年都会借粮食,他们这一家人的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也别觉得一千块钱听起来好像不是太多,其实整个乐阳镇,存款能上一千的,绝对称得上是殷实人家了。

就是城里那些听着无比风光体面的双职工家庭,也是小两口要负担两个老人,三四个孩子,每个月挣得多,开销也多,一年下来压根就存不了几个钱。

以前顾家是没有存款的,自从顾骁开始替叶宁做事后,家里不但有了存款,吃的、用的也全是好的。

以前周顺弟对孙子做这事是一万个反对,但是财帛动人心,看到桌子上的这一大堆钞票时,她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了。

周顺弟长叹了一口气道:“趁着农闲,好好干,等开春后,这个活就不好再干了。”

现在村里人想出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队上有记分员,谁没去上工那是一清二楚,到时顾骁想一消失就是一天,那可就不行了。

对此顾骁也一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等到开春,我就去跟大队长说,换去打猪草。”

顾骁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个活最适合他的情况了,毕竟村里只有小孩和老人能不上工,他要想偷偷帮叶宁卖东西,就只能选个比较自由,还能常上山的活计了。

周顺弟一脸不赞同地皱紧了眉头:“打猪草是老人和小孩的活,两背猪草才一个工分,你一个大男人,去干这活村里人不得笑死你。”

周顺弟想得长远,自家孙子赚的这个钱压根就没法摆到明面上来。

家里的条件本来就差,眼下孙子都难娶上媳妇了,再换去打猪草,每天就挣那么一两个工分,那就更没女孩子能瞧得上了。

顾骁现在满心满眼地只想赚钱:“那也没办法,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总不能为了那几个工分就不干了,你刚才也说了,我现在在外面跑一趟,挣的钱能抵之前两三年挣的。”

“外人要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吧,您都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懂面上光比不过内里锦绣吗。”

“只要真金白银赚到手了,旁人爱怎么看怎么看,我们一家人吃好喝好,不比啥都强?”

不得不说,周顺弟确实有被说动:“那你一个壮劳力要去打猪草,就算我愿意,你大爷爷也不会同意啊。”

顾骁勾了勾嘴角道:“没事,我已经想好了,等到和叶同志约定好的时间,我就装病,就算换不了活计,一个月能有个三五天空闲也够用了。”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稳妥的存货地点,要是货物不多,他傍晚下工后就能跑一趟,货物多的时候,装一下头疼脑热的,也能在家‘休息’一两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