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家木门通七零 格格党 > 第62章(第3页)

第62章(第3页)

反应过来后,老人连忙站起了身来:“唉,我现在就去借秤,你在这里等一下啊。”

心里惦记着自己这么大的一笔生意,老人很快就从尤利民他们看守黑市休息的小屋里面借出了那杆小称。

“八斤六两,你买得多,就算你八斤好了。”老婆婆还算实在,哪怕叶宁不认识这种老式的秤该怎么辨别数量,也能从那翘得高高的秤杆上知道对方多多地给了。

见叶宁点头了,老人又指着旁边的一篮子蘑菇问:“这些杂菌你要不要,你要的话,这一篮子我给你算两块钱。”

叶宁打眼一看,另一个篮子里面是一些铜绿菌、羊肚菌、牛肝菌之类混合在一起的蘑菇。

要是没有先前那一篮子松茸,两块钱买这么一大篮子杂菌也是很划得来的。

不过之前因为叶宁看着很喜欢吃菌子,顾骁帮着她买了不少的菌子,现在叶家的冰箱里不管是过了水抽了真空的鲜蘑菇,还是干蘑菇都还有不少,马玉书闲着没事,甚至还做了好几罐的牛肉蘑菇酱,现在叶家人早上随便煮碗面,再舀上量少蘑菇酱,就是一碗鲜香味美的牛肉蘑菇面。

叶宁回家还要走上那么远一段路,两篮子蘑菇拎着实在太费劲了,所以她也只能无奈放弃那一篮子杂菌了。

又一张大团结给出去后,叶宁得到了两张零钱和一篮子蘑菇。

或许是难得遇到像她这样出手大方的客人,所以在她提出想拿钱买下装蘑菇的竹篮的时候,老人直接摆了摆手道:“这篮子是我儿子自己砍了竹子做的,不花钱,你要的话,直接拿走就是了,”

老人怀里揣着刚到手的大团结,十分的好说话。

本来农村人过日子,都得精打细算的,但是老婆婆想着家里的孙子孙女为了捡这些蘑菇在山上摸爬滚打沾了一身泥和露水的样子,琢磨着等会儿要不去买两个苹果带回去给几个小的尝尝味?

没错,就是前两天尤利民从顾骁手里买下来的那批货里的苹果。

因为这次各种商品的数量都不算太多,尤利民也就没费那劲往市里送了,自己带着手下的人在黑市卖了两天,除了奶粉价格高,大家需求量少没卖出多少罐外,其他的东西到今天基本上都卖得七七八八了。

尤其是尤利民之前不看好的月饼,十五块钱一盒,镇上那些个他平常需要陪着笑讨好的大领导,家里人一来买就是十盒八盒的买。

听说他们不但送镇上的同事和领导,就连市里,省里的关系都走动了起来。

最后那一百盒月饼,只用了两天不到就被抢光了。

昨天晚上尤利民看着装钱的盒子里装着钞票,打从心里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镇上这些大领导的消费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亚于天价的月饼礼盒,在他们哪里只要送出去能够达到目的,别说十五块钱了,就是二十五块!三十五块!他们也是会捏着鼻子买账的。

散装月饼就更不用说了,尤利民卖六毛钱一个,只比供销社的月饼贵两毛钱,不要月饼票不说,里面的馅料也是比时下市面上的月饼馅料要更加丰富和稀罕一些。

就那么一百个月饼,到货那天都没用到一个上午,就被大家给哄抢光了,要不是尤利民见这架势肯定不够卖了,规定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个,那一百个月饼根本撑不到一上午。

至于尤利民他们自己,有顾骁送的那五十个月饼,也足够分了,他不但自己吃了,还给手下的兄弟们都一人分了两三个。

总归这月饼就是应景尝个味,哪有人真能靠着吃月饼吃个饱的。

对此已经连着吃了好几顿月饼的顾骁不语,只一味地忍着心里腻味狂炫。

月饼礼盒和散装月饼卖完后,早上尤利民他们还在黑市热热闹闹地卖过一通剩下的水果。

品相好的苹果和葡萄都卖得差不多的,剩下二三十斤品相没那么好的一块钱一斤大家觉得亏,尤利民正在考虑要不要降价。

卖蘑菇的老人也是运气好,才赶在尤利民离开之前,以七毛钱一斤的价格,买了两斤表皮有些磕碰印记的苹果。

要知道这些苹果和葡萄,早上还是卖的一块钱一斤。

只不过表皮有点印子,又没坏,一下子就便宜了三毛钱,黑市里很多本来舍不得卖的人都抗拒不了大降价的诱。惑,多多少少都掏钱买了一些。

叶宁也是本着看热闹的心思跟着老婆婆往尤利民等人买东西的偏屋去了。

彼时尤利民正漫不经心地应付着面前的几个难缠的客人:“七毛最便宜了,这么好的水果,我拿货就是这个价,七毛我都不赚钱了,哪还能再便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