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给出一万两千块钱后,叶宁手里就只剩下三四千块钱能用了。
好在土地总算是顺顺当当地租下来了。
之后叶宁土地证和租地合同一到手,叶宁就要忙起来了。
建厂和找人翻地都需要钱,叶宁不想动手里的金条,就只能把主意打到崔维诚身上了。
算算时间,她之前买的那两台蕾丝纺织机差不多也到货了,她也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
为了崔维诚这单生意,叶宁可没少费心,考虑到七十年代制造蕾丝面料的材料可能会短缺,除了两台机器外,她还花钱买了一千卷白色的锦纶线。
在现代锦纶就是制造蕾丝布料的主要材料,叶宁想着回头机器到了,自己作为卖家,少不了要把机器运行起来示范给崔维诚看的,到时候没有原材料可不行。
蕾丝纺织机个头不小,好在部件可以拆卸,不然叶宁还真没办法通过木门把东西运过去。
机器的构造总是复杂的,叶宁也是把厂家送的说明书和介绍机器各个功能的视频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后,才敢上手拆解机器。
一台机器的零件就够装满一个大坑了,怕弄丢零件回头组装不好,一些小的零部件叶宁都小心地用布包装了。
来回折腾了两天后,叶宁才算是把所有的零件都给运到坑里放好。
之后就需要尤利民帮忙了,虽然叶宁对尤利民的为人还是挺看好的,但是这次的机器对方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在去镇上找尤利民帮忙运货的时候,她心里还是挺没底的。
其实尤利民挺叶宁说对方把机器的零件运到山上,想让他们帮忙运下来的时候,心里也挺莫名奇妙的。
这个机器又不比其他货物,这搬来搬去多折腾啊?叶宁既然有门路,直接让人把机器放到一个好搬运队的地方不就行了。
叶宁先让人把机器弄到山上,然后还要从山上弄下来,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对于尤利民的这个疑问,叶宁没法回答,只能说她上面的货主不想暴露行迹,这机器也是对方从平市运过来的,走的就是山路,往常她和对方就是在山里交接货的,这交货的地方又没办法改,只能她自己辛苦一点运货了。
对此尤利民倒是没有怀疑,毕竟前些年抓倒买倒卖实在太厉害了,在山里交货确实安全,现在国家对于经济改革已经是摆到明面上来了,远的不说,就是乐阳镇的电影院外面,就已经有老人挑着箩筐或者背着背篓卖炒花生,炒蚕豆了。
随着革委会的倒台,这一向威风的打办好像也龟缩了起来,镇上很多人都已经光明正大的摆上小摊了,就谷三他娘杨翠莲,最近都开始公开接活了。
见大家做生意都没出问题,尤利民胆子也跟着变大了,让谷三去郑老七他们家里叫人运货的时候,他还不忘提醒叶宁:“现在上面好像是不抓倒买倒卖了,以后你再和对方订货,可以直接在山下交易了,到时候我安排车一车就给拉回来了,不用费什么力气。”
叶宁一下子就听出了尤利民的言外之意,忍不住挑了挑眉:“怎么,听这意思,尤哥你是想买车了?”
第102章“乖乖,这机器可太神……
尤利民挠了挠头,也没瞒着叶宁,笑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你是知道的,我这经常去市里卖货,总让石崇找车说话都不硬气,买了地后我手里还有点钱,我也让人打听了,全新的解放中卡,两万多就能买,载重也不少,满载能有五吨。”
“我手底下兄弟又多,平常除了在你这里运货的那两天,其他时间大多都是都闲着,这要是能买上一、两辆货车,回头也能安排他们出去揽活。”
说实话,买了地之后,尤利民手里也没多少钱了,买车对他来说算是走的一步险棋。
这也是崔维诚在电话里告诉他的消息,按照时下的情况,需要用到货车的都是各个工厂,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自己的运输队,虽然崔维诚说尤利民现在买车做运输生意,绝对能够赚到钱,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的,怕自己钱花出去了却回不了本。
不过看着最近镇上的情况,尤利民还是打定了主意要买车了。
现在政策松快了,镇上的人也都不啥的,好多做小生意的人都活泛了起来,一个背篓,一担挑子,就能把自家的小生意做出来。
他前期投入这么多,没道理会输给这些小摊贩。
叶宁本来是没这个心思的,但是这会儿也忍不住心中一动。
“这确实是个好营生,尤哥你准备什么时候买,我也想买一辆回来运货用,回头我们一起下单,说不定厂家还能给我们打个折。”
这次为了运这批机器零部件,叶宁可是连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这要是能有辆货车,回头她直接多花点钱吧土路修到木门边,以后运什么东西都方便了。
尤利民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这我现在也还不知道呢,是托崔先生帮忙买的,你想买的话回头再和他说一下吧。”
叶宁闻言倒也不意外,毕竟货车在这个年代也是极为紧俏的货物,别说乐阳镇了,就是整个山市,恐怕都没有能够独立生产出货车的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