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骁这边的忙碌不同,叶宁这几天的日子过得极为惬意,顾骁走了后,修路的事情就得她时不时去牛草湾三大队一趟盯着了。
听说她在镇上住的是招待所,周顺弟十分热情地邀请她到家里住,叶宁本来也觉得在招待所住着人来人往的不方便不舒服,想着自己和顾家人的交情,也没推辞,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至此叶宁过上了早晚在顾家蹭饭,中午跟着施工队吃大锅饭的悠闲日子。
周顺弟不想慢待家中的贵客,这几天光是鸡鸭就已经买了好几只回来吃了。
第112章“这些鸡肚子里的内脏……
施工队那边眼见着到了收尾阶段,叶宁固定尼龙网的树枝和竹竿也请村里的几个老人搜罗了不少。
说是老人,其实也就不到六十岁的年纪,几十年的辛苦劳作已然压弯了他们的腰,因为上了年纪不能去施工队做事,一直是他们心中的遗憾,这会儿得了个帮叶宁砍树枝和竹竿的活,几人干得都很卖力。
叶宁也不在乎这一块八毛的,帮她收集树枝和竹竿的她都照着施工队的标准给的一块钱一天。
唯一不同的是这活不用拘泥于男性,叶宁问过周顺弟后,从牛草湾三大队挑了四个家庭条件比较差的人,也是存心想要补贴一二。
这几天叶宁住在村里,也算是感受到了村里人的淳朴,当然了,这份和善可能也有大家都知道她有钱,所以才额外优待她的原因。
叶宁不是喜欢内耗自己的人,并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
看着施工队这边的工作再有一两天就能完成了,之前收上来的鹅卵石也已经铺到半山腰了,大家的效率还是没得说的。
叶宁想着之前万麦香她们已经把附近几个大队的鸡蛋都卖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大家吃的都是猪油炒青菜,这天下午她接着要去镇上办事的理由,绕路上了山,通过木门回到了现代。
马玉书和叶卫明看到女儿回来,心里也是格外的开心。
这一整个月因为买地和修路的事情,叶宁都没在现代待上几天,叶卫明他们对外的说辞是女儿出去玩了。
但是村里的其他人都觉得叶家这闺女是出去找工作了。
在老龄化的农村,像叶宁这种年轻的小姑娘不出去上班,整天待在家里,本来就是被人诟病的存在。
现在村里人都说叶卫明之前在外面那些年还是存了一些钱的,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把事情解决后还有钱开水果加工厂。
因为是自家厂里的东西,之前刚有产出的时候,叶卫明拿了一些回村送给和自家关系亲近的几家人。
那些没收到水果罐头的,私底下可不就得蛐蛐几句嘛。
村里的闲言碎语叶卫明他们也是听到过一些的,不过他们也不能和这些说自家女儿本事大着呢,在另一个世界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只能当做不知道。
想着女儿就这么回来一趟,回头又要消失好几天,马玉书直接让她别出门了。
“村里那些长舌妇,私底下说话难听得要死,你反正只是回来买点肉菜罢了,明天一早我骑着三轮车去帮你买回来就是了。”
“不是我说,整个村里,又哪个年轻人有我女儿这么能干,你六阿婆那个老不死,前两天还来找我给你说亲了,说什么男的在县里的城管大队上班,实打实地吃公家饭,你年纪不小了,既不念书,又不上班的,合该早点成家。”
“我和你爸看在她是长辈的份上,就随便搭了两句话,结果你猜怎么着?”
看着马玉书一脸气愤的样子,叶宁也知道对方的条件应该不是太好,当她还是顺着老妈的话问道:“嗯,怎么了?”
说起这个,马玉书现在都还觉得鬼火冒三丈。
“那男的说是公职人员,其实就是临时工,一个月就三千块钱,只有高中学历不说,人都三十二岁了,个子也只有一米六,这样的对象,你六阿婆那个黑了心肝的人竟然敢介绍给你,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我们还配不上人家了,气得我当时就把她给骂出去了。”
气愤之余,马玉书心里其实也是有些担忧的,因为家里的这个木门,女儿也只能被困在村里,就村里的这个交际圈,女儿又能去哪里认识质量不错的结婚对象呢?
叶宁闻言哑然,也是没想到自己在村里的阿婆婶子心里,相匹配的对象竟然是这样的水平。
见马玉书气得不行的样子,她只能赶紧安慰道:“这有什么好气的,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不理那些人就是了,再说我现在忙着挣钱呢,根本没功夫想这些有的没的,等山上的路修好了,我还琢磨着要不要种些茶树呢。”
听女儿说起正事,马玉书也顾不上纠结这些了,当即接过话茬道:“种茶树好啊,一两年就能长成,我们也不弄那些高端的茶叶,走中低端市场,网上那些五六十块一斤的茶叶,销量好着呢,而且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茶叶也是家家户户待客必备的东西,回头你拿到那边应该也是好卖的。”
马玉书越说越兴奋,甚至当下就催促着叶宁在网上看茶树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