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你了,赵奶奶,你快拎回去,你家这么多人,都是壮劳力,要是吃不饱怎么办。”宋眠觉得,收菜蔬没什么,她家地里确实一茬一茬太多了,吃又吃不完,但是鱼好歹是肉,这不一样。
“我家后面有花椒树,你们要吃花椒果或者叶子,自己去摘就是。”
赵婶子说着,又觉得不妥,到底是别人家的东西,没自家好使。
她隔着篱笆喊:“小树!拿上铁锨,去家后挪一棵花椒苗拿来。”
宋小树应了一声。
孙二丫呲溜就窜过来:“咋了咋了,有啥忙的?”
宋眠正要推辞,就被她拦住了,说自家种了一辈子地,还不会走路就在地头放着,论这些东西,她可比不过。
“嗯,那都仰仗小嫂子了。”她笑着打趣。
孙二丫红了脸,扭头就跑,说她太坏了,以后不搭理她了。
但是没一会儿她又拎着铁锨过来,问花椒树打算种哪。
“就种篱笆边上,要吃的时候摘一点,方便,我家的种在后面,天热的时候,要连打带踹才能喊动几个小子帮忙干活。”赵婶子对这个很有经验。
宋眠就抿着嘴笑:“都听赵奶奶的。”
几人闲聊着,文兰看着天色不早,把裁剪一半的布料放下,出来做饭。
见赵婶子又提来一筐菜蔬,连忙道谢。
“赵婶子心善,往后有大福气,原本以为我们家落了难,以后吃饭都难,没想到碰见这样好的邻居,比亲人都亲,解了我家困顿,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往后有用得上的,尽管说,我能给你们解决的,就不会再推辞。”
文兰说得诚恳,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他们家遭了灾,确实经历了人情冷暖。
“瞧你这嘴,太会说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你既然说了邻居比亲人还亲,那咱们就当亲人处。”
赵婶子握着文兰的手,深深地心疼他们。
都说首辅是好官,青天大老爷,给他们百姓又是减赋税,又是给他们划地,但皇帝非说他是大贪官。
赵菊芳想,贪不贪的,她不知道,但是能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就这么一个了。
“我也回去做饭了,那花椒树让小树种好就行了,你们早起记得浇水,别给旱死了。”她絮絮叨叨的交代着,这才转身走了。
高秀出来时,正好听见个尾巴,她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过来。
“老婶子,我回了。”
高秀哎了一声应和,坐在树荫下发呆。
她年级大了,又经过狱中磋磨,精神头实在不好。
宋眠瞧着,就想着正好把鱼给烧了。
“这鱼还是杀好的,她家真是讲究人。”文兰不住感叹。“估计也是知道我们一群人都不中用。”
宋眠黑线,如果以这个说的话,那确实挺不中用的,杀鸡、杀鱼这样的事,都没做过。
她俩开始做饭,宋枕戈想帮忙,又插不上手,就去外面劈柴。
“这鱼怎么烧啊?”宋眠问高秀。
高秀拄着拐杖挪过来,一一开始指挥,心想,幸好有她在,要不然,他们这一大家子,该吃多少苦头。
她想着,要是换做别人,那要炫技才做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