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权臣成双 又生 > 7080(第22页)

7080(第22页)

“大人,这两幅字都是刚从翰林院讨来的,你看看刻哪一幅挂正堂好?”温迎拿着两幅字走来,“有人说‘明断如流’好,也有人说‘经纬邦国’好。”

林佩看了一眼,微笑道:“都好。”

温迎放下字,道:“大人这么说,就是一幅都不选的意思。”

林佩道:“文辉阁二三十个人,挂什么牌匾按理不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但是如果你们愿意纵容我的老毛病,还是用‘勤于守成’吧。”

温迎想了想,收起卷轴,装回匣子里。

林佩道:“这两幅字你可以留在自己房中用。”

温迎看向窗外那片长势喜人的竹子,温和笑道:“还是大人有见地,牌匾不是给外人看的,是给自己看的,扬尘终要落地,无论身在何方,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是,北京文辉阁挂上了和南京时期相同的牌匾——勤于守成。

夕阳西沉,长安街上的车马稀少。

朱红大门旁陆续点亮灯笼,琉璃瓦在余晖中泛着微光。

林佩掀起马车帘子,看见小贩推独轮车叫卖杏仁茶,老翁敲铜铛卖豆花,铺子里的炸焦圈在油锅里滋滋作响,还有现切的驴肉裹豆面。

马车夫道:“相爷要带点吃的回去吗?”

林佩欠身,道不必。

对北京城,林佩是既熟悉又陌生。

这是一座周正如印的城,地图册上的界线比金陵那条蜿蜒曲折的南淮河以及错综复杂的街道要清晰得多,以他过目不忘的记忆,早就可以背诵出每个坊里的人口、户数、街铺。

但当他离开公案,真正来到街边,又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空气干燥,他咳嗽得厉害,常被风吹得流泪。

公署伙食的肉膻味很重,与南淮河畔的糖藕清香截然不同。

北人吆喝声洪亮直白,少了吴语的呢喃婉转,就连道旁槐树也生得比南方香樟倔强虬曲。

他偶遇杜溪亭,本想抱怨一下北方的气候,却听说杜家已经定下八桩和平北世族联姻的亲事,其中还有一件是和北直隶布政使张济良之女。

“知言,老杜家可是身体力行支持国策。”杜溪亭笑道,“你要来喝喜酒,不能再推辞。”

林佩微笑着向杜溪亭贺喜,心中百感交集。

都说他主持迁都之时不近乡情,到头来真正思乡的只有他一个。

他也只能小心地掩藏着这份思乡之情,不叫别人发现。

林府占地比从前大,格局也比从前更加方正,从旧宅带来的物件全部摆好之后,院子和房间仍显得有些空旷。

因林佩喜欢竹子和山松,府中下人在后园又种了不少,不过还得等几年才能观赏。

林佩回到府邸,换上素衣。

童子敲门报暗号。

——“相爷,杏花树下闻笛声。”

林佩走到后园的海棠门,提袍跨过石阶,在杏花影下看见陆洗。

陆洗穿着一袭沉香色绫缎直身,外罩透如烟岚。

他手执泥金折扇扣在胸前微微摇动,扇面上的桃花与满园春色交相辉映。

“等你多时了。”陆洗笑道。

妞儿趴在假山石上打盹,橘白黑三色毛发蓬松柔亮,小肚子随呼吸一鼓一鼓。

林佩看见这般景色,觉得眼睛不再干涩,寂寞也烟消云散。

二人如今都在长安街上住,虽然正门不相邻,但侧门之间只隔一户人家。陆洗买下铺面,找信得过的匠人打通中间的墙体,建造出共属两家的隐秘花园。林佩给花园起名为澹碧。

“本是能早点回来的,路上看见杏仁奶,耽误了片刻。”林佩把扇子抢到手中,一边往里走,一边细看,“这紫花蜡底的湘妃竹,不便宜。”

陆洗道:“你喜欢就送你。”

林佩回过头,把扇子按进陆洗的怀里,推了一下。

陆洗笑着后退:“这段时间你好忙,一会儿去巡视九门平籴劝农,一会儿又到顺天府听讼案,连阜成门外官地敕建一座育婴堂你都亲自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