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洗笑一笑:“好。”
杜溪亭带着一双儿女拆下灯谜,正见林佩桥上走来。
林佩道:“老杜,好兴致。”
杜溪亭转过身,举起灯谜:“我跟你不熟。”
林佩道:“因渠公一事,金陵旧族多有怨言,我知道那个替我挡住风雨的人终归还是你,你从来持心如秤,既成全朝廷体面,又顾全各家颜面,方使上下和睦,各安其分。”
杜溪亭叹口气:“难得从你口中听得一句好话。”
林佩道:“我……”
杜溪亭道:“多余的话不必说,我与你好与不好,都是世食君禄的臣子,你做了正确的事,我也做了近人情的选择。”
林佩道:“是。”
杜溪亭道:“然而你要明白,天下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你这般无私,陆洗结党营私已久,掌控北境军政大权,还深得陛下欢心,再让拿下乌兰,功劳全是平辽总督府那帮人的,等他们坐大,上下官员趋之若鹜,你再修几遍律法也不顶用。”
林佩道:“是,你的话有理。”
杜溪亭道:“公事上我是可以一直支持你,可你若私下把别人全得罪了,到时候拿什么和陆洗抗衡?唉。”
林佩道:“多谢你这番提醒,我会细细思量,你放心。”
二人和好,点到为止。
小女扯了扯杜溪亭的袖子:“阿爹,这‘春末夏初’打一花卉,是什么?”
杜溪亭看着林佩。
林佩笑笑,蹲下身,用手掌盖住春字的头,问道:“春之末是什么?”
小女道:“日。”
林佩接着盖住夏字的下半部:“夏之初是什么?”
小女伸出手,在红纸上描过一横一撇。
林佩道:“上下合起来是什么字?”
小女歪过头,忽地眼中一亮:“合起来是百,是百合!”
林佩摸了摸小女的发髻:“真是聪慧过人,跟你爹去拿奖吧。”
小女的笑声如银铃。
桥上行人如织。
陆洗负手立于石桥之上,丝袍被河风掀起一角。
林佩回来时站在巷口静静地看了一阵子。
京城里的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对陆洗是不同的。
对自己,所有人都是千篇一律的尊敬,看不出喜恶;
可对陆洗,不同人有不一样的反应,喜恶多摆在脸上。
桥头卖梨的老汉认出身份,用衣襟擦了两个最水亮的梨子捧过去;富商大贾如有相识无不行礼;金陵旧族、翰林书香世家见到则大多皱眉低头绕道而行,尤其方时镜的门生对其避之不及;也有很多五府六部和地方的官员热忱奉迎,与之相谈甚欢。
陆洗处于纷扰之中丝毫不受打搅,一得闲便开始挑选灯架上的谜语。
桥下的河水映着两岸无尽的灯火。
林佩看着陆洗,有时觉得这样的日子还有很长,这个人会一直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可他又太清楚这个人的秉性——这是他寄予深情的人,也是天下唯一能破他所设之局的人。
他不知道黑子的第二手能否如他所愿落下。
他想或许陆洗任由他拿掉工部的人事就是顺从的意思,但那毕竟还不是确切答案。
今夜他要得到这个答案。
回过神时,桥上的身影已不见了。
一只手从后面搭上他的肩膀。
林佩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