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权臣成双 又生 > 100108(第32页)

100108(第32页)

林佩道:“诶,现在没有指不定以后会有,师兄,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别太苛责。”

方时镜道:“罢了罢了。”

荣恩宴在愉悦的氛围之中接近尾声。

侍者撤去残席。

桃花李花无声飘落,方才满座欢声化作春夜里一缕淡薄的酒香。

林佩走出院子。

文辉阁的灯盏亮了一夜。

折本盖起。

林佩抚过绫绢封面,写下题目。

——【答魏蓼汀时政四弊疏】

温迎道:“大人的心愿终于了了。”

林佩应了一声:“送进宫里去。”

温迎伸出手。

林佩道:“不是这。”

温迎道:“什么?”

林佩道:“致仕表和谢恩书都在架子上,早就写好了,不是这。”

温迎顿了顿,疑惑道:“大人,这你写了一整个冬天,难道不打算呈给陛下吗?”

林佩笑道:“亏你跟了我这么些年,还不如一个新科进士明白。”

温迎道:“我的确不明白,大人不打算再见陛下一面吗?”

“该对陛下说的话已经说完了。”林佩起身走到正堂,把折本压在了紫檀案香炉足下,抬起头望了望牌匾,“这道疏不是写给陛下的,是写给自己的。”

温迎走神。

林佩穿过堂中忙碌的郎中、舍人们的书案。

院子里的几盆松树是从南京搬运来的,曾迎他来文辉阁。

他从缸中舀起一瓢水。

水穿过盆底的孔洞,平静、缓慢、悄无声息地漫开。

——“大人。”

温迎回过神,喊了一声,带着众官吏跪地恭送。

林佩放下水瓢,笑了笑道:“回去做你们的事吧。”

语罢转身离去。

*

铜钟响起。

温迎走到紫檀案前坐下,一折一折打开林佩留下的答卷。

【先帝朝常州学子魏蓼汀曾上《时政四弊疏》,痛陈朝廷之失。今励精图治,谨为条陈:

其一广南失政者,昔十王府割据广南,私征赋税,控制海运,僭越三司之制。永熙二十五年,礼部遣使持节南下,明宣德化,暗施离间,使诸王自生嫌隙。未动刀兵而收其符玺,改设布政司。今广南岁输粮米百万石,海舶关税倍于往昔,非复当年混乱之状。

其二北防失利者,自立国以来百有余年,鞑靼岁岁犯边,掠我子民,夺我土地,边民苦之久矣。自迁都北京,九边气象为之一新。设平辽总督府于宣府,练新军、筑坚城,兴和三年北伐,收复迆都,兴和五年北伐,攻占乌兰,开疆千里,斩杀鞑靼王鬼力赤。去岁鞑靼、兀良哈、瓦剌遣使乞和,则朔北之地尽收,今居庸关外,耕牧有序,商道复通。

其三民生之弊。自兴和元年在晋北试行新法,一者清丈隐田,二者均平赋役,三者计亩纳银,后以推恩之法布政天下,使农税年入逾二千万两,国库增收,民得实惠;永熙二十五年开广宁、哈密关市,与外邦通商互利,兴和元年设宝钞提举司,推行纸钞,行官私合营之制,开浙东、广南两处市舶司通商,工商税入较先帝一朝增三倍有余;另增设特科,善科举文选,广召人才,礼部集天下儒士修《兴和大典》,分经史、天文、水利、农桑、盐政、军械等十二门,推广等切关实用学问研究,今已刊行六十卷,颁各府州县学,收效甚佳。

其四典法之弊。兴和四年重订《漕运法》,改行“三运并行”之制,每石减耗米一斗二升,漕卒逃亡者减半,岁省浮费银二十二万两。兴和五年颁发《商律》,一定盐铁专营,行“引券法”,分大引、小引,许商贾按章请领;铁器许民窑承造,需领官印券凭,岁课十取其一。二定行会规制,须用官定铜砣校秤,设“样库”以防伪劣,禁私仿官窑款式,需官验方许售。三明海贸章程,贩货出洋者,需向市舶司呈报货值,完纳抽分后领“红单”放行,经此,胥吏不得上下其手,商贾皆知法度,各衙门贪墨之风顿减,而货殖之利倍增。

尝观史册,治理政弊非一日之功。今广南安、北疆靖、仓廪实、律令明,犹立根基之稳,根基既固,自有广厦高楼,后世之臣敢不夙夜匪懈,以承先志?伏愿陛下垂拱而治,则国家强盛可待,河清海晏可待。】

*

兴和七年春,左丞相林佩上书致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