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爱上一个太监知乎 > 17第 17 章(第1页)

17第 17 章(第1页)

宫里有个旧例,每年总要安排一日,让宫里头的太监宫女们,和宫外的家人见上一面。

这日,是绝大部分太监宫女一年中最幸福的日子了,他们早早起床洗漱,穿上最崭新的宫服,有序地在雁塔门那处候着。

雁塔门往里走,是间宽敞的值房,里头早用屏风隔出了好些个小小的隔间,供宫人和他们的亲人短时间的团聚,按照规定和亲人说话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刻钟。

姚砚云马冬梅巧慧和啊芳,四人早早就来到了这边。

巧慧和啊芳的亲人都在京师近郊的村里,所以每年都会来看望她们,而巧慧的姑姑远在千里之外,自她进宫那天起,就从未踏进来过这宫墙一次,姚砚云就不用说了,她是来看热闹的。

很快随着掌事太监的一声令下,宫里排着长队的人群,和宫外排着长队拿着大包小包的人,在一群太监的安排下开始陆续进入值房。

团聚完陆陆续续走出来的宫人们,有些哭有些笑,但不变的是,几乎每人手中,都提着好几大包东西出来,那是他们的亲人给他们带的特产。

姚砚云和马冬梅在一角落处,等着巧慧和啊芳。

姚砚云问,“冬梅,你姑姑今年怎么没来看你。”

“她。”,马冬梅迟疑了一下,“她没来过。”

“是因为太远了吧。”,姚砚云记得马冬梅和她说过,她是苏州人,“毕竟山长水远的,的确是不方便。”

马冬梅摇了摇头,“就算很近,她也不会来的。”

“当初她之所以把我送进宫,是因为觉得我是个累赘。”,马冬梅脸上浮过一丝悲色,“她才不待见我。”

姚砚云十分惊讶,“意思是,你们快二十年没见过面了。”

马冬梅道,“是啊,马上就要到出宫的年纪了,也不知道那个家还让不让我回。”

马冬梅的父母早亡,她的姑姑照顾了她几年,期间非打即骂,后面实在觉得她太碍事,就托人把她送进了宫。

“冬梅,要是不能回,你以后就和我一起吧。”,姚砚云拉着她的手,“怎么样,我们两个有手有脚还能饿死不成。”

马冬梅笑了,“好!那我跟着你。”

雁塔门东侧的飞檐下,张景和半倚在朱漆大柱旁。

绯红色的宫袍一角垂落,恰好遮住靴底沾着的些许尘土,那是他从司礼监一路走到城楼时沾上的,他微微俯身,目光越过楼下攒动的人影,最终落在一张张或喜或忧、或愁或怨的脸上,那些属于宫人的细碎情绪,像檐角垂落的蛛丝,在他眼底轻轻颤动。

每年到了这一日,他总会登上城楼,静静待上半日。

目光始终落在楼下那些人的脸上,大多是揣着满心欢喜进去,出来时却红了眼眶,或是一步三回头地恋恋不舍。

看他们手里攥着的布囊,鼓囊囊的,又或是瘪塌塌的,他总会忍不住揣度,里头究竟盛着些什么?是家里烙的热饼,还是缝补好的旧衣,又或是几句写在纸上、没敢说出口的叮咛。

人群里突然传来孩童的笑闹,两个穿的很破烂的约六七岁的幼童,正一人一边抱着一宫女的双腿,一旁站着的母亲叮嘱那宫女,“娘很记挂你,你两个弟弟也记挂着你,天要慢慢变冷了,你要多穿点,多吃点。”

张景和望着那些被家人围住的身影,喉间轻轻动了动,又将目光移向远处的宫墙。

他又往前走了几步,微微侧着腰双手扶着城墙上,忽然,他就对上了楼下的一双眼睛,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对方已扬着双手,热热闹闹地朝他打起了招呼。

“真是倒霉!”,张景和低声说了一句。

他心里一下子就来了气,怎么在哪里都能看到她?

“冬梅,你看,张公公也来了。”,姚砚云指了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