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九零知青子女回城txt最新章节列表 > 第67章(第1页)

第67章(第1页)

“果然我吴哥脑子转得就是快。”王安文拍了个马屁。

“你别说话。”老吴看向董杏花,“大妹子,你先说说,这挑是怎么个挑法,价格能出多少?”

董杏花说出徐荷叶之前的交代:“吴哥,我呢主要是想挑一挑棉麻的料子,棉麻料子用得多,哪个纺织厂随随便便没堆个十几袋的?

想必您也知道,我买这些碎布头也是想做点小东西,需要的是大一些的布头。打包买,里头那些个零零碎碎的小布头我们是真用不上。用不上,我们还没地儿放,最后只能丢掉,这不是浪费吗?”

“所以我还是想和厂里商量一下,能不能给我们挑一挑。挑拣后的碎布头,价格我们出高一点,一袋加二十,按照八十块一袋来算。

我们拿走我们需要的大布头,剩下的小布头还留你们厂里,回头这些小布头还可以免费发给厂里工人做福利,大家拿回家做鞋垫,纳鞋底,都能用,不至于白白浪费了。”

昨天晚上徐荷叶说的是每袋加四十,但董杏花想了想,只给出二十,先对半加,得给人家一个讨价还价的机会不是?

不然他们说四十,人家要的没准就是六十。人都是这样,不会管对方给的是不是实诚价,总得讨价还价一番,不然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果然徐荷叶这话一出,老吴就觉得低了:“二十不行,太少了点。”

两边好一阵讨价还价,再加上王安文从中说和,最后定了,就如徐荷叶昨晚儿和董杏花商量的那样。

“丝绸的打包按袋卖,一袋两百块,但要允许开箱验货,确保里头都是丝绸料子。棉麻的可以挑布头,但是价格要涨到一百一袋。”

“不过厂里不会派人帮他们挑的,如果要挑,得董大妹子自己找人去挑。”毕竟一百一袋的碎布头,对一个大厂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并不值得厂里专门派员工帮忙挑拣。

“那当然好。”董杏花满脸笑意。董杏花当然不介意,她甚至更乐意自己去挑。

自己挑才能挑到他们想要的料子啊。别人帮忙,她还不放心呢!

王安文:“行了,既然正事说定了,咱们该吃吃,该喝喝,都得吃饱喝足玩尽兴了。”

“对,对,老王,咱们再干一个。”老吴笑着举起酒杯。

一群人继续吃吃喝喝,不过因为要上班,几个人都有理智,没有喝到烂醉。一个小时后,董杏花把老吴四个送出酒店。

四人摸着口袋里的烟,手里提着董杏花让酒店打包的肉菜,脸上都是红彤彤的笑意。

这大妹子不错,豪爽、大方,挺会做人。

董杏花也很高兴,现在只能他们回厂,和财务处打好招呼,就能去挑面料了。

第101章分歧

吴陈何齐四人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当天下午便陆陆续续给了董杏花回复,让她自己带人去厂里挑布头。

董杏花收到消息,叫了几个来干活的婶子,花了一天半的时间,把四个厂都走了一遍,最后花了七千两百块,带回来六袋丝绸,和六十袋棉麻碎布头。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真不是虚的,之前只有他们七个人干活时,在王安文手里买回来的十袋碎布头,花了十二三天也才消耗了一半。

来做活的人多了后,大家你追我赶,剩下那一半面料不到两天时间就消耗了个七七八八。如果不是董杏花及时将新面料买回来,这几十号人怕是得开天窗。

九零年一月七号,周末,徐荷叶来老教堂时,老教堂后面堆满了蛇皮袋,这些袋子里除了碎布头外,还有很多做好的成品假领子。

在推荐费的诱惑下,这几天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几位熟练裁剪、缝纫的师傅。截至今天为止,老教堂一共有八位裁剪师傅,十六位缝纫师傅,另外还有二十多位缝扣子的师傅。

裁剪师傅每天能剪裁出两百多件假领子,缝纫师傅速度快的一天能出一百一二十件,慢的也有六十件,取个平均值,按照一人一天做九十件算,十六人也有一千四百四十件。

徐荷叶觉得,是时候把批发搞起来了。

他们这个摊子,真正能承担起销售责任的也就小舅舅吕叔四人,四人分两波,卖得最好的一天也就是元旦那天,加起来一共卖了一千二百多件。

之后这些天里再也没有复刻出那天的奇迹,估摸着是步行街以及人民广场这两个地方的零售趋向饱和了。

但是与零售不同,来批发的人却越来越多,且这些二道贩子批发的量也越来越大,连价格也没怎么还了。可见在其他地方,乃至扈城的另外几个区,他们的假领子市场依然非常广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