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继续前行,到了南边,气候开始热起来,这次他们拜访的是一位夫子。
许夫子着布衣,看着清贫,精气神却很好,见到楚院长他们来了,热情招待让人买肉买酒,这是他们住的最舒服的一家。
许夫子有个小院,里面种着菜,旁边喂着小鸡,学堂内时不时有读书声。
“院长,许学兄是什么功名啊。”
“进士出身。”
“进士!”周明朝瞪大了眼睛:“进士,为什么会在乡下教书啊,这不是十年寒窗白学了吗?”
楚院长但笑不语,笑着道:“多看看吧。”
许夫子为人风趣,饶是给孩子启蒙,也能把懵懂孩童逗得哈哈大笑,和沈时今他们讨论学术的时候,又总是有特别的见地,让几人都钦佩不已。
最后一站走完,他们就要回苍山了,上了马车,楚院长让他们说得到的收获。
众人都各有不同,有的说学到了为人处世,有的说学到了知识有的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还有人说学到了做人的标准,日后若是做官,一定要做个清廉的好官。
只有沈时今沉默着,楚院长笑着道:“沈小二,这次你可别想躲懒,快说说。”
沈时今看着众人,笑着看着院长道:“我与其他同窗的见解或有不同。”
“放心说就是了。”楚院长笑着道。
沈时今沉默片刻道:“我这些日子,看着几位学兄,都是从苍山出来的,但是都各有不同。”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我看不上柳县令那样的人,钦佩许夫子,敬重周县令柳知府。”
“柳县令……他……”周明朝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道:“不就是咱们在开县的那位,他家里仆从数都数不清,外面的百姓都快饿死了,小二你是不是记错了。”
楚院长摆摆手道“小二你,继续说。”
“这是为何?”
沈时今看了看众人道:“周县令为人勤勉,对我等学弟也客气,在当地风评也极好。”
“小二你怎么知道?”
沈时今轻笑道:“万县的面好吃,又麻又辣。”
“这有什么关系?”苏远宁不解道。
“这辣椒花椒,都是很贵的,路边的小摊面都可以放,不正是可以说明,百姓富足吗?”
“这……说的也对。”
沈时今说完,又轻笑道:“那咱们就继续说说,大家最看不上的王县令。”
“他确实不行啊,作为父母官,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百姓都揭不开锅了。”周明朝不解道。
沈时今轻笑道:“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他府内的仆从大多年迈,而且平日里府里吃不完的饭菜,都会送到善堂。”
“这……”
沈时今轻笑道:“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虽然王县令府里花用无度,但是也是日日上衙门,县务也处理的井井有条。”
“王县令虽然不算是个好官,但是也不能算是什么罪大恶极之人。”
“咱们接着说柳县令……大家都觉得他勤政爱民,可是合州还是很穷,他自己家里,孩子瘦的和皮包骨一样,家里的老太太更是病了多日,他却忙着修建什么桥,想做出政绩,这才是真的蠢。”
“小二,难不成帮百姓做事还有错?”
沈时今眯了眯眼,轻笑道:“没错啊。”
“但是你们想想,一座桥要修三年吗?好要特意请石匠雕琢,刻上字这等沽名钓誉之辈,只是做的好罢了。”
“都说柳县令日日去修桥,可是他的手,连半点老茧都没有。”
“王县令骄奢,自己过的好,但是也是花的自己的银子,甚至还有可能惠及百姓,但是柳县令……外面立着好官的牌坊,内里不能安顿家眷,外不能兼顾百姓,这等沽名钓誉之人,我最是看不上。”
“这两位学兄都不是什么好官,但是依我看来,还是王县令好些。”
沈时今轻笑道:“至于许夫子,我打听了一下,他们县出来八个举人,十个秀才,都是许夫子教出来的,他虽然没有做官报国,却从另一个方面,给国家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