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今看着袋子里的米,笑着抓了一把,对众衙役道:“这都是百姓都一片心意,大家都分了吧,沾沾百姓的喜气。”
“是,大人!”众衙役也高兴,沈时今笑着道:“等收完粮食,给你们放几日假,大家也都辛苦了。”
“多谢大人!”衙役们也有些激动,税收这段日子,不仅仅要收钱收粮,还要下乡去看,有没有人弄虚作假,也很是辛苦。
温榕笑盈盈道:“小二,你真厉害!”
沈时今轻笑道:“小宝也厉害,人又热心,若是他们知道小宝是我的夫郎,肯定也羡慕。”
温榕嘿嘿道:“若是他们知道,小二是我的夫君,肯定也很羡慕。”
“我们家小二又聪明又好看。”
沈时今轻笑道:“嘴这么甜,是不是抹了蜜的,让我尝尝。”
沈时今贴着温榕点点头小脸,偷亲了一下。
温榕不好意思道:“小二!”
沈时今轻笑道:“好了,没人。”
沈时今原本是想去接赵氏一起回家吃饭,只是赵氏生意忙,不少妇人孩子要做衣裳,她忙不过来。
沈时今和温榕只能先回家吃饭,让小柱子给赵氏送饭。
晚上赵氏沈时今和温榕去接的赵氏,赵氏笑呵呵道:“今天真不错,不少孩子妇人来做衣服,我都要忙不过来了。”
温榕笑着道:“是因为秋收,今年收成不错,百姓们高兴。”
赵氏点点头道:“是啊”
赵氏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温柔道:“小二,我今日听好多人夸你,说你是个好官,娘真骄傲。”
“是娘亲教的好。”
赵氏看着儿子,已经比她高半个头了,忍不住轻笑道:“娘一个妇道人家,哪里就能教你了,就是我儿自己能干。”
沈时今嘴角带着笑,牵着温榕,跟着赵氏身旁,轻笑道:“我做事凭一个问心无愧。”
赵氏拍拍儿子的肩膀,笑着道:“我们家小二怎么就这么好呢。”
温榕也笑着歪歪头,看着沈时今道:“小二,你怎么就怎么好呢!”
沈时今揉了揉温榕的头发,轻笑道:“鹦鹉学舌呢?”
温榕歪歪头道:“听不懂听不懂。”
赵氏笑着道:“今日人好多,我都忙不过来,我想招个人在铺子里帮忙。”
“招人?”
“是啊。”赵氏笑着道:“小二怎么想?”
沈时今看着娘亲,低声道:“若是娘亲愿意,不如收些村里的女娃娃,就像二丫姐那样,也能给村里女娃一个谋生的手艺。”
“就算招人,也得慢慢寻摸,会针线的人估计很少,不如自己培养,就是看娘愿不愿意。”
赵氏一听这话,想了想道:“这也行啊,也算是做好事,我儿子是原县父母官,我也不能小气。”
沈时今低声道:“娘你真好。”
赵氏笑着道:“娘也是自己忙不过来了,本来也要找人,若是能帮到别人也只是顺带。”
若是往前数几年,从赵氏手里扣几个铜板都费劲,更别说把谋生的手艺穿出去。
现在的沈时今,总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人,让他们变得更好。
赵氏这边要招徒弟,这话一出去,不少媳妇姑娘都来打听。
赵氏最开始照单全收,后面慢慢的淘汰。
有的要忙地里的活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手脚不干净,有的家住的远,坐牛车都要费不少钱,还有手脚笨,一看就不是这块料的,赵氏也懒得教。
最后就留下五个人,两个小媳妇,三个姑娘,最小的姑娘十岁,虽然人小,嘴巴会说又有眼力见,赵氏特别喜欢,也就留下来。
最开始学艺的三个月都是没有工钱的,后面开始会缝衣服了,赵氏就开始给工钱,一个人一个月一百文。
这些人都高兴得不行,没想到学艺还能有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