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许林坚定道。
待许林走后,温榕出来,小声道:“小二,你不是不收礼吗?”
沈时今看着温榕眯着眼睛,一脸质问,仿佛像他做了贪官的样子,忍不住捏了捏温榕的脸,轻笑道:“这是谢师礼。”
我平日里去书院,也算得上他半个老师,给我送这个,我自然不能不收。
“谢师礼?”
“嗯。”
温榕一边打开,一边小声嘀咕:“不做夫子还能收拜师礼,真好啊。”温榕看到里面有莲子,直接咬了一口,差点把牙崩掉。
“小二,怎么是干的,你怎么不让他给你准备新鲜莲子啊!”温榕瘪瘪嘴道。
沈时今轻笑道:“好好好,都是我不好,若是日后再有人送礼,我让他送新鲜莲子,好不好?”
“嗯!”温榕点点头道:“有莲子还有大枣,我要莲子百合大枣粥。”
沈时今揉揉温榕的脸,轻笑道:“好,然后黄娘子给你煮。”
“好,小二最好了。”
书院的人越来越大,每年又会招收新的学子,稍微大些的学子,空闲时间,就会帮忙,带着小童习字练字,大的带小的后面还传成平芜书院的学风了
沈时今在原县待了四年,今年刚好二十一岁,这三年的政绩评选都有优,在任期间,县城税后翻了一倍,百姓安居乐业,更是开办平芜书院,出了三个秀才,十七个童生。
沈时今离任那天,百姓们都自发送行,一直到天黑,百姓们才结伴回去,大家都打着火把,在夜里外面也如同白昼一般。
温榕坐在马车里,眼睛还红彤彤的,赵氏也是一样。
沈时今眼圈也有些微红,看着手里的万民伞,心里感慨万分,最开始这上面是只有平芜书院的学子的名字,后面越来越多,各村里正村长,到后面百姓听说了,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名字,有的没有代写,就按上手印,这上面起码有几百个手印。
沈时今在任几年,问心无愧,下面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也知道沈时今是好官,自发想送,还赠了这万民伞。
原县县令离任百人相送,也在附近几个县城穿成了佳话,原县的百姓,去云县泽县都要说说沈县令如何为百姓做事,他们日子如何过好了的,并以此为荣。
知府得知这件事以后,也稍加渲染,写到了奏章上面,事是沈时今做的,但是他只能下出了这样的好官,也是他的政绩啊。
因此,沈时今还没到京都,他的事迹被京都知道了。
这后面自然有推手,这万民伞这种东西,历朝历代能有几个,这可是可以流传千古的事,皇帝也乐得宣扬,毕竟君清才会臣贤,这也算是一段佳话。
第219章到京都
到了京都,沈时今就进了户部,担任户部郎中,正五品的官,掌管各省钱粮。
沈时今夜没想到,他在原县待了四年,这到了京都,以为到京都要坐冷板凳的,没想到进了户部。
按照常理来说,官员三年调动,沈时今在原县待了四年,他都以为陛下已经忘了他这个人了,没想到直接升了两级。
到了户部,同僚都很和气,沈时今也都不卑不亢都和同僚们处着。
这日,沈时今下朝回家,就看到家门口有一辆马车,看着非富即贵的样子。
沈时今心里大概知道是谁,但是也没事说什么,准备绕着回家。
“沈大人留步!”
沈时今听到有人喊,转身回头道:“谢夫人有何事?”
“沈大人还记得我。”
沈时今语气有些冷道:“此生难忘。”
“我家小宝好好的去,满身伤回来,我这辈子都记得。”
沈时今冷声道:“当时还了您的生恩,如今再来……是想如何呢?”
“我……当时不知道他是我的儿!我若是知道,我肯定不会……”
“当年既然不要他,后面又伤他,就这样做陌路人不好吗?”
“他是我的孩子,我……我弥补他的。”
“弥补?”
沈时今挑了挑眉,轻笑道:“谢夫人能让小宝做谢府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