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重生香江笔趣阁 > 第63章 难关难过(第5页)

第63章 难关难过(第5页)

高振海看着黄师傅诚恳又带着点无奈的表情,知道对方说的是实情。

他带着这个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回到了观塘厂。

“文哥,情况就是这样。”高振海这次是真的被打击到了。

“进口大厂没有现成的,研发来不及。

本地厂能做,但黄师傅说,做出来效率可能不高,故障率可能不低,而且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出样机,调试还不一定一次成功。

成本他初步估了个数,要十五万港币左右。”

“十五万?两个月?”陈秉文眉头紧锁。

这个时间和成本,远超他的预期。

而且,从高振海汇报的情况,黄师傅即便能做出来,估计效果也不会很好。

到时候要是钱了,东西做的有形无实,浪费时间和金钱,那就得不偿失了。

新加坡林文雄的十五万瓶订单不可能等到两个月后再交货。

本地市场对瓶装水的需求也在节节攀升,日产三万二已经是极限压榨下的结果,哪里等得起两个月?

这期间产能怎么提升?

订单怎么交付?

而且,他听了高振海汇报的情况以后,还在担心另外一件事。

外面的工价现在这么高,如果陈记还维持现在的工资体系,基层的工人会不会大规模离职。

如果基层工人,特别是芒果处理区的核心熟练工大规模离职,那对陈记来说,将是比产能瓶颈更致命的打击!

那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在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年代,食品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溢价空间决定了工人的工资水平。

涨工资不是拍拍脑门说涨就涨的,要从原料到销售终端,综合所有环节后才能具体确定。

即便陈秉文想要给工人们涨工资,也要经过充分测算后才能实施。

毕竟陈记现在不是几人十几人,流动销售点、标准门店、两家食品厂,加上市场部、公司的后勤人员,林林总总近两百人。

每人加五十元,每个月就要多支出十万港币。

不过,照着现在外面那些制造业工厂,工人的工资行情,想要留住工人,工资必须涨。

与此同时,林文雄带着精心准备的市场分析方案,再次意气风发地来到了观塘厂。

“陈老板!幸不辱命!”林文雄将厚厚一迭装订的文件放在陈秉文桌上,自信的笑道,

“这是我们南华贸易基于新加坡市场调研后制定的详细方案!

目标人群、渠道策略、推广计划、首批铺货网点分布,都做了详尽规划。”

他指着方案中的销售预测图表,激动的说着:“我们非常有信心,十五万瓶首批货,一个月内就能消化掉。

甚至可能供不应求!所以。”林文雄热切地看着陈秉文,“陈老板,为了确保一炮而红,形成市场冲击力,我强烈建议,十五万瓶货最好能一次性发往新加坡!

集中火力,饱和覆盖所有核心渠道。

这样广告效应最大,也最能引爆市场。

我们连船期都初步看好了,下月初就有一班直达新加坡的货轮,时间刚刚好!”

谢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