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是想借机脱手烫手山芋,有些是设备代理商闻风而动,有些则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想浑水摸鱼。
凌佩仪根据设备类型、规模、地理位置、经营状况迅速剔除掉那些明显不符合要求的目标。
确定了三家拥有热灌装线、设备尚可、规模不大、位置相对便利,初步符合快速解决产能原则的候选名单,连同简略资料,摆在陈秉文办公桌上。
而陈秉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将距离近,整合效率最高的沙田永福饮料厂作为首选目标。
沙田火炭工业区,永福饮料厂。
破败的铁门、略显空旷的厂区、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甜味剂气息。
老板黄永福,一身半旧西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却掩不住满眼的焦虑。
看到簇拥着陈秉文的一行人,他脸上堆起略显僵硬的笑容,姿态谦卑:“陈老板大驾光临,感激不尽!鄙人黄永福。”
“黄老板客气了。”陈秉文与黄永福握了握手,直入主题,“情况凌总监在电话里应该大致和你说了,我们先看设备。”
这股雷厉风行的压迫感,让黄永福紧张的咽了咽口水。
车间内。
一条落满灰尘、早已停产的碳酸饮料线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角落里,一条标着“sacmi”标识的热灌装线,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它明显被擦拭过,与旁边破败的环境形成反差。
“陈老板请看,这就是那条萨克米线,当年了大价钱的。”黄永福热切的介绍着,“它它可是意大利进口的好东西!
当年了六十多万呢!
设计产能每小时四千瓶!就是这两年”他脸上露出窘迫,“就是这两年生意差,用的不多,其实好好弄弄,很快就能跑起来的!”
陈秉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却没有走近,而是站在几步开外,先查看生产线的整体情况。
整个生产线主体结构完整,看不出有什么损伤变形。
机身上的油污积累不多,说明日常清理基本有做,不像完全破罐破摔。
几处管道接口有临时修补的焊点,不算美观,但说明有维护意识。
角落里堆放着一些相对干净的备件,显然是备不时之需。
整个查看过程不过两分钟,一个初步判断已在陈秉文心中形成。
设备状况虽然老旧,但比外面看起来要好。
核心部件应该没有大问题,基础功能得以保存。
这符合他“能用、能改、能快”的战略要求!
他前世评估过许多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制造企业,这种为了活下去、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也要保住生产命脉的小厂扎,他一眼就能看穿本质。
“阿海,强哥,你们带人仔细查看一下生产线的具体情况!”心里有了判断,陈秉文这才招呼高振海和钟强上前查看。
而他自己则踱步到车间相对开阔处,目光平静地扫视着整个厂区的布局和环境,仿佛在评估一块璞玉的潜力,而非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