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忙忙活活的一年过去,带着丰厚的福利回家,谁能不高兴呢。
和家属工厂合作的各个大队也是满腔欢喜,今年一年的收成就赶上过去好几年,而朝着以后看,更是数不清的好日子。
同样高兴的,还有红帆大队,因为年底的时候,家属工厂终于和他们签订合同,从明年开始,正式收购他们红帆大队的鱿鱼,新的一年,迎接大家的是无限希望。
家属工厂放假以后,陈海明紧跟着放假,今年他也有年假。
既然两个大人都有年假,孩子们一直呆在家属院也没新意,那还等什么呢,田园看着老家陈采风送来的信,手一挥,“走吧,咱们今年回老家过年去。”
对孩子们来说,任何带有新意的变动都他们新奇,老家的新年,谁不想感受一下呢,听着田园这句话,简直要举双手双脚赞同。
陈向兵还出主意,“妈,咱们是不是不告诉姑姑,然后就突然出现,给他们个惊喜啊。”
田园摇头,“不啊,我们回老家这件事,姑姑越早知道越开心,所以为了让她早开心几天,我们今天就要告诉她。”
田园带着孩子们朝老家发电报,“电报一发,姑姑很快就能知道咱们要回去,这种兴奋又期待的感觉,是很幸福的,就和你们现在的感觉一样,等我们两家重逢,然后拥抱在一起,这种幸福就会达到顶峰,这可比惊喜更让人激动。”
怎么能不激动呢,收到田园的电报,陈采风只觉得心里前所未有的激动,下半年发生了太多的好事,每一件都能让人合不拢嘴,如今弟弟一家回来,可算是能好好说说心里那些感激话。
她扬着电报回家,一进大门就朝着屋里喊,“承健他爸,赶紧把西配房的咱新搭的炕床收拾收拾烧起来,海明他们一家子,今年要回来过年啦!”
第67章热热闹闹(捉虫)
在现在来看,七八十年代是落后的,物质匮乏,生产落后,和现在相比,并不算什么好日子。
可很多人怀念那个时代,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它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这个年代的感情,是纯粹的,是热烈的,是毫无保留的。
而现代的高楼大厦,快捷商超,方便大家生活的同时,好像也竖起无形的墙壁,把心灵的距离不断拉远。
七十年代的岁月里,生活节奏很慢,后世几小时的路程,田园一家人走了一天多,这一路上,都是欢乐。
临近过年,各个工厂都放假,很多乡下出身的工人,虽然工厂给分着房子,可过年绝对不会在职工房里过,一年到头的辛苦,过年为着什么呢,就为着能回趟老家,和家里人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所以这一路,车上人不少,而且大家都是
高高兴兴的,侃大山的这里一群那里一群,可把陈向兵这个小话痨乐得不轻,不管在哪一趟车上,他都能和身边的人说得热热闹闹,就没有冷场的时候。
谁能想到呢,这七八岁的孩子,长得俊,带着机灵,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而且不管你说什么天南海北的东西,他都能给你接上茬。
你说你是机械厂的,他立马点头。
“机械厂啊,我知道,最最厉害的就是那八级工,他们就是工厂的活地图,工厂的一个钉子一个螺丝都在他们心里呢,也就是有这样的人在,咱们国家才能造出来那么多高水平的东西。”
你说你是印刷厂的,他也点头。
“印刷厂可是了不起,从报纸到书本,从包装纸到学习的课本,都是你们印刷出来的,要是没有印刷,那可就费劲啦,我想着以后咱们印刷术指定越来越厉害,印刷速度会越来越快的。”
你说你是纺织厂,他很是惊奇。
“纺织厂啊,你们每天就是做不同的布料吗,我知道很多布料,不同的布料适合做不同的衣裳,可千万别小瞧任何一种布,就算是最不耐穿的土棉布,也有它的好处啊,夏天做背心穿着,舒服又透气的,多好。”
陈向兵一字一句的,三言两语就能把对方说得乐开花,谁说这不是本事呢。
和他说话的,就没有不欢喜的,既然欢喜,那必然得表示一下,而这年头,大家表达喜欢的方式也非常简单,就是分享食物。
七十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吃饱是国人的执念,而能把好吃的拿出来分享,可见心里多高兴。
这分享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有橘子有苹果,有奶糖有饼干,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烤鱿鱼丝。
包装一开,焦香味传递出来,大家这话题自然又开始围着烤鱿鱼丝转。
“哎呦,烤鱿鱼丝啊,这可是稀罕东西啊。”
“就是,这东西买上这么两包带回家,那可是顶顶有面子!”
“谁说不是呢,我们工厂的工人还说呢,这回咱榆市可是弄来个好东西,之前那原味的就好吃,后来又是麻辣,那个我觉就够好的,没想到后来又来个甜辣,你是不知道,甜辣味刚出来那会子,每天要是不吃上那么几根,总觉着不对味。”
那个拿出烤鱿鱼丝的人满脸的笑,他声音自豪,“你们还不知道吧,这一家亲海鲜食品厂,又出了新口味!”
陈向兵和哥哥妹妹捏着个烤鱿鱼丝嚼嚼嚼,听着大人们热情洋溢说着烤鱿鱼丝的事情,听着新口味的消息,陈向兵一乐,凑近田向军耳朵,“哥,新口味现在不是只在舟市吗,这榆市都知道啦。”
田向军点头,“过年,人口流动大,消息传得快很正常。”
不过在这趟车里,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知道新口味的事情。
“咋,我昨天还去市里最大的供销社买烤鱿鱼丝呢,咋没听着新口味的事情啊。”
“就是,我家那口子也是昨天晚上买的,没听着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