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跟着喊了声黎大哥,到不怯懦。
黎源给两人发了红包,刁鹤瞪大眼睛,大约没想到有红包拿,一时不敢接手,倒是花三开开心心接过去塞到他怀里。
黎源见他没有穿夫郎衣,花三也是按照发小介绍,便知两人有了决断,详细询问得知,花三为了赶回来开业,几乎回到那边便又带着家人启程,如今已经安顿下来,自然这个年也在路上过得,想来十分辛苦。
但花三笑容满面,可见与家人们的团聚能冲淡一切,黎源问了问其母亲的情况,倒还好,不过是年轻时操持家务累坏身体,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肩上的担子便减轻许多。
刁鹤果然勤快,虽不清楚面包怎么做,但一直在旁边打下手,面包放进烤炉时他才转身找其他的事情做,反观花三,真跟来了玩伴似的,没事就去欺负人家一下,看得黎源直摇头。
黎源本打算做些简餐,一开始依旧不打算多做,做一两款三明治即可,三明治需要用到面包,等第一炉烤制出来,营业时间也到了,宋文彩踩着上班时间进来,不过他是被排队的客人挤进来。
黎源刚想拿几个面包做三明治,好吧,被抢没了,第二炉如此,第三炉也如此。
一天下来,一份简餐都没做出来,反倒被问了不下上百次,刁鹤从未见过生意这般好的店铺,起先吓得躲在收银台后面不敢出来,不是他胆子小,但凡进喜茶抢位置抢面包的,都要有点身体和速度,何况番邦人的个人又高又壮,他亦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番邦人。
到下午时就习惯很多。
花三也不再玩闹,面包烤制时间他就回吧台冲咖啡,年轻的模样颇有几分担事的成熟,刁鹤站在一旁好几次愣愣地看着他。
黎源啧一声转身去隔壁看工程进度。
他突然有些明白陈唐贾三人看他和珍珠时脸上那种牙酸的表情,少年情怀总是诗,藏不住的。
“工匠”们入戏很深,纷纷跟黎源打招呼不说,还讨要红包,黎源问过戚旻,四品官一年薪水三百两,算不低了,还可以做生意,这个官位只怕孝敬得也多,居然还跟他要红包。
黎源一边吐槽一边发红包。
看着进度,约莫再等一周就可以使用。
黎源直接把中间屋舍做成一个大厨房和总收银台,再做了五个大窑炉,现在正在用的保持原样,右边全部做成室内,中间做成一半室内一半室外,装修风格统一。
现在一家店铺的接待人次在三百左右,三家齐开后接纳人次可以突破一千人。
店员至少要再招六人。
不过其中一人已经有了人选。
晚上的时候,黎源便跟刁鹤提了此事。
少年自然先望向花三。
黎源挡住花三,“你自己怎么想?”
花三立马在后面跳着说,“小鹤快答应黎大哥,黎大哥挑人可严格了,他自是认为你不错才选你。”
刁鹤紧张一瞬,腼腆地答应。
两人高兴地抱在一起又蹦又跳,黎源摇头,花三自是想给刁鹤找个营生的事情,却不直接开口,他也是股东,即便开了口黎源也不会拒绝,看得出是个聪明懂事的,可怎么在感情上就这般直男了?
看破不说破,年轻人自己去琢磨。
很快,喜茶开启第二轮招聘,这次可以用打架来形容,自然符合条件的也多。
黎源知晓里面有些是想过来偷师学艺的,这种人不用他多说,宋文彩几句话一问就能推断出,他那双火眼金睛可不是白练的。
三天后定下七人,包括刁鹤。
黎源拿着统一制式,缝着“喜茶”字样的围裙让他们穿上,让宋文彩给他们培训。
隔壁店铺正式投入使用那天,上了第三款喜茶:麝香猫。
及三款三明治。
麝香猫这名字有点奇怪,但是非常受欢迎,不仅番邦人趋之若鹜,连开始习惯喜茶的大朝人也爱点,自然价格异常昂贵,只有小杯,没有其他杯型,小小一杯要一百五十文。
三明治是个音译词,本意是夹心面包。
三位老板商量了一下,决定继续沿用“三明治”这个称呼,因为黎源说以后还有出各式各样的面包及简餐研发。
欧包还是番邦人偏爱,红豆面包和戚风蛋糕则受大朝人喜爱,不想三明治推出后,大家都喜欢,这势必导致双方大打出手。
每天过来全靠拼手速。
一开始面点类就做了购买限制,一人同一品类只能购买一份,再买要重新排队,
有些富贵人家就派好多家仆来买,黎源他们不好赶客,只好劝导,结果滋生出黄牛,就很无语。
店铺扩大,窑炉增加,黎源开始接受预定,总算解决部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