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华娱从1998开始笔趣阁 > 26 闹洞房改(第2页)

26 闹洞房改(第2页)

周伟扛着摄像机直扑楼上,寻找最佳机位,开始拍摄新郎做准备的花絮。

大刘则带着几名学徒,做布光等杂活,狭窄的楼道和客厅瞬间被专业灯光打亮,有了几分片场的感觉。

……

另一边,新娘组也顺利抵达了位于西城的新娘家。

过程几乎类似。

猴子带队,广播级Betabsp;SP摄像机一亮相,专业的灯光一打,立刻镇住了场子。

新娘家的亲戚朋友围观的不少,窃窃私语。

“嚯!这拍录像的架势可真不一样!”

“那机器,我在电视里见过,拍新闻用的!”

“听说花了小一万呢!能不专业吗?”

“娟娟婆家真是有钱。”

“……”

陈女士给亲家打了个电话,说明许灵是专门给影星化妆的师傅后,新娘原本的化妆师,直接成了给许灵打下手的,帮忙给其余几位伴娘化妆。

严格意义上来讲,伴娘其实是舶来品,是在近代由西方习俗与中国传统“喜娘”角色融合后形成的。

赶时髦、要洋气,伴郎、伴娘这种舶来品,在改革开放后,尤其在进入90年代后,变得日益普及和规范化。

……

吉时到,接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

王盛带着新郎组全程跟拍。

车队、堵门、塞红包、找鞋、念保证书……

随着两队人马汇合,场面更加热闹。

双机位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主机位抓全景和流程,辅机位游走捕捉细节和情感瞬间。

……

陈女士儿子的婚礼,设在一家老字号饭店的大厅。

当迎亲车队抵达饭店时,王盛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

饭店门口,除了喜庆的拱门和迎宾的紫房子工作人员,还多了不少扛着摄像机、拿着照相机、挂着记者证的人,三五成群,低声交谈,目光不断扫视着到来的车队和人员。

“我操!怎么这么多记者?”坐在第二辆车上的猴子忍不住在对讲机里低呼一声。

王盛拿起对讲机,语气平静:“意料之中。都稳住,该干嘛干嘛,把他们当空气。拍好咱们自己的,这才是正事。记住,咱们越专业,越淡定,他们能写的正面内容才越多。”

昨天,《京城晚报》的周六刊,又追踪报道了一下全国第一桩‘天价婚礼’在今日举行的消息。

瞬时间,又吸引了全京城的吃瓜群众围观,业内同仁更是早早就打听到了婚礼举办地点,来这猫着。

此刻,这群人里不仅有京城本地的记者,还有其他各城市报社派驻在京城的记者来凑全国第一桩‘天价婚礼’的热闹。

总之,《京城晚报》已经把噱头拉满了,抬升到了全国的层次。

为了维持高端业务的逼格,应对纸媒引流的冲击,王盛昨天做了紧急修改,严格规定了订购次数,‘金禧典藏’每月限量16单、‘铂金映像’每月限量8单、‘私人订制’每月限量3单,订完即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