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绿野仙踪读后感 > 第74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冒军功数语杀张经(第6页)

第74回 寄私书一纸通倭寇冒军功数语杀张经(第6页)

也不言及被害百姓如何赈恤,残破府县如何整顿,各海口如何防守,一免后患。

约宗宪入后堂饮食,巡抚张经到得另寻地方居祝文华连夜修本报捷,并参巡抚张经。

上写道:兵部尚书臣赵文华,一本为报功罚罪事。

臣于六月十四日抵镇江,调集水师;至八月初旬,船只器械尚未完备。

彼时贼首夷目妙美,正率众攻击杭州,臣随星夜行文,知会巡抚张经,励其固守五日,臣定率众解围。

又虑张经懦弱性成,恐误国事,水陆各先遣兵二万,在杭城十五里外屯扎,遥为声势。

不意张经于初八日夜间,领众弃城,出北关门,至平望地界,致令倭寇尽劫仓库,屠戮官民,伤心惨目,莫可名状。

惊闻传至,臣与贼誓不两立矣!

于是日晚进兵,十九日午抵塘西。

探知倭贼闻大兵至,已尽数移入钱塘江内,列阵以待我兵。

臣即率诸将先入江口,饬令胡宗宪为后援,张经亦押船继进。

遥望贼船蜂屯蚁聚,战舰何止数千余只!

斯时臣率前军鸣鼓,直搏贼众,炮尽而继之以乌统,乌统尽而继之以弓矢,弓矢尽而兵刃相接,臣船被贼围数匝,刀中臣盔立破,幸宗宪军至,各拼命相持。

历午未申酉四时,贼始大败,江水尽赤。

是役也,斩倭寇三万七千有奇,夺海船五百余只。

此皆仰赖圣上洪福,诸军将血战之效也。

臣念穷寇毋追之戒,追逐至海口始还。

凯旋后,查问张经,伊于未战之前已先归城内,藉言以巡逻未尽倭寇为辞。

似此丧师误国之流,断难片刻姑容!

浙省被陷郡县,无一非张经委靡退缩所致。

伏祈宸刚独断,将张经速正典刑,为大臣不用命者戒!

至招抚老幼,赈济灾黎,已属宗宪办理。

臣又分水陆遣将,于倭贼存留地界搜拿,其诸海口,臣自妥行布置,无廑圣虑。

所有得功将士,俟各路收功后,再行录呈。

臣文华无任欢欣舞蹈之至。

谨奏。

捷闻到京,严嵩甚是畅快,以为荐举得人。

天子览奏大悦,加文华太子太保,颁赐玉带蟒衣,荫一子为锦衣千户,胡宗宪加升兵部侍郎,即署浙江巡抚;诸将俟平定后,交部叙功。

知浙省帑空虚,令苏州巡抚于藩司库内拨银三万两,赏战胜士卒,又下旨:将张经于杭州城内,即行正法。

旨意一到,文华率众谢恩,将张经拿付法常张经沿街大叫道:“我张经于未署巡抚之日,前巡抚王舒已失陷数郡。这时兵微将寡,日盼赵文华救应。赵文华在苏、扬二府,大索金帛,拥三省人马不来救应。我与倭寇前后大战两次,杀贼五千余人。虽杭州失陷,实系我力不能支,非张经怕死之过也!我近日才知:赵文华着苏州地方官,向本城绅衿、士庶捐犒赏军银八十余万两,遣家人与倭寇夷目妙美暗中交通,以查访贼情名,拨战船十只,送银六十万两,买得倭寇退归海岛。随征兵将,一矢未折,一贼未伤,假冒军功,今日反参奏杀我,我死后,必为厉鬼报仇!众位若不信我话,苏州与浙江,相隔能有多远?到苏州问这八十多万银子,绅衿、士庶、并铺户商人,是那一家没有出过?那一家不是受害之人?”

从绑拿后,即吆喝此话,一直到法常皆因他是本地巡抚,又被赵文华参的冤枉,因此由他缓缓行走,在街道上任意吆喝。

军兵百姓这日看者,何止数万人,无不痛惜!

看《明史》并张经本传,所载极详。

闻其死,有“天下冤之”

一语。”

六十万两银子买退倭寇“话,无不家传户议。只两三天,江南通省皆知。苏州人被赵文华同各衙门书办、衙役刮去了一百一十多万银子,如今听知是买退倭寇,又假冒军功,屈杀了张经巡抚。这匿名帖子,从江南起,直贴到赵文华寓处。词曲对联都有,有做的极精工的,还有骂的极痛快的。赵文华见了,又羞又气,深悔当时不该参张经;又怕风声传到京师,心中添了无数的愁虑。孰不知此等音信最快,只十数天早传到都中。言官闻之,皆惧怕严嵩,无一敢参奏其事者。当赵文华参张经本章到了朝中,明帝大怒,彼时给事中李用敏、御史阎望云,各上本保奏张经,将二人俱革职,廷杖六十。正是:奸臣伎俩惟营私,卖国欺君无不为。

可惜张经刀下死,教人千古叹明时。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战神
仗剑问天太古战神
...
众神世界
永恒之火众神世界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