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你不去看大师兄了吗?”姜玉芝已经被人流挤到了前面,正艰难地转过头向她喊道。
“我……我还有事,就不过去了。”安知知一边慌慌张张地向后退,一边使劲摇头。
她转过身,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跑。人流很快就变得稀疏,她终于觉得呼吸畅快了起来。
*
安知知今年十三岁,入天衍摇光的剑宗刚满三天,是长余子座下崭崭新的新弟子。
她出生的那一年,人间正好爆发战乱,狼烟四起,杀伐不断,大地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为了祝愿这个出生于乱世的孩子能平安健康长大,安母按习俗给她起了一个贱名。
吱吱。
吱吱,就是老鼠的叫声。
等她长大些,过了最容易夭折的年纪,安父正式给她起了大名,安知知。说是知足的知,希望她能知足常乐。
此时战火终于有了偃息的苗头,安家夫妇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
然而战火虽然止歇,但因为农民逃窜、农田荒废,加上天灾不断,人间很快迎来了一场漫长的饥荒。知知一家东躲西藏地逃过了战乱,却没有躲过饥荒。
因向来将食物先留给妻女,安父长期忍饥挨饿,身体渐衰,几年之后终于没能撑住,先一步撒手人寰。
知知的父亲去世后,知知母亲悲痛欲绝,不久便抛下知知,随着丈夫一起去了。
被姜玉芝捡到的时候,安知知刚刚丧母,正用一把尸堆里找来的锈了大半的短剑为母亲掘墓。
据姜玉芝说,看知知握剑的模样,不知为何便觉得这孩子定与剑宗有缘,二话不说将她带了回来。
安知知被带到剑宗现任掌门长余子面前。
这位活了几百年的长者看到知知后,起先摇了摇头,但最后还是未予置评,默认了她的入门。
于是知知就这么留在了摇光山,一晃过去三天。这三天来,她从姜玉芝口中听到最多的便是严决的事。
严决是摇光剑宗的大师兄,掌门长余收的第一个弟子。一百二十年前入门,如今已至化神。
“什么是化神?”知知问。
“化神,就是元婴与元神的过渡阶段,元神你应该听说过吧?人有了元神,便是向着成仙迈了一大步。”姜玉芝答,“大师兄已经是化神后期,应该马上就能修成元神了。”
“仙门中人,不都是仙吗?”知知又问。
姜玉芝指了指正在广场上练功的弟子们说:“你傻呀,世上哪有那么多仙人?那些弟子,还有我,现在都不过是凡人,就连师尊都尚未成仙。俗世称我们为仙人,不过是因为我们会那么些术法,还可以不寝不食,和他们不一样罢了。”
知知抬头,眼神呆呆的,没有光点:“不吃饭不睡觉,不会死吗?”
姜玉芝想起知知的经历,顿时哑然,知道自己说话有欠考量,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那个大师兄都已经一百二十多岁了,那岂不是应该满头白发、胡须飘飘的呀?”知知似是觉察到她的为难,没有追问,识趣地换了个话题。
姜玉芝笑了一下:“大师兄弱冠时便已修成元婴,如今看上去比我大没几岁。”
当时知知还觉得不可思议。哪有一百二十多岁的少年郎?
现在她终于知道了,一百二十多年的光阴,对人与仙来说,的确是不同的。
她站在离四方坛很远的石阶上往回看,严决仍站在人群的中心,如一颗耀眼的星辰。
她觉得那确实已经是另一个天地的人,离她很远很远,远得好像只是看一眼,目光都要花好久才能抵达他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