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的房子在村里也不算是最差,比起前几天还在大院里住着三层楼房大的人来说,这种对比和落差真不是一般的大。
把自己能收拾的收拾了,苏月月打算去村子转一转。
沙溪镇下大小有八九个村落,其中最大的以沙溪镇上的沙溪村为首,就在镇上的村子交通最为方便,其次就是离得最远的红叶村,对比沙溪镇其他村落红叶村是最富的一个村落。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红叶村是有名的荔枝村,村子里栽满了不同品种的荔枝树,这些荔枝是上几辈祖先栽种下来的,基本颗颗都是几米到十几米高的大树,荔枝熟的时候,满山红彤彤的都是荔枝的甜香,由此村子得来红叶的称号。
今天村子里面开大会,人都在村委会的大广场里,村子里空落落的,基本没有什么大人,只有一些小孩成群结队的在村子里面跑来跑去,他们看苏月月眼生的很。
一个个局促又好奇的很,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
苏月月笑着朝一个小孩招了招手,蹲下身跟人打听了一下今天村里开大会的事情。
“今天村里分荔枝树。”小孩奶声奶气的说道。
苏月月又问了他一些事情,瞅见路边肆意生长毛绒绒的狗尾巴草,摘了一把,手指动作,草叶绕出穿进,一只滚圆的绿色小兔成型。
苏月月把毛呼呼的绿色小兔递给了那个小孩子。
小孩子呆愣在原地,小心翼翼的接过,仿佛真的捧着一只活生生的小兔,他局促的说了一声谢谢,跑去和小伙伴分享这只珍贵的小兔子。
红叶村因为种荔枝的原因,面积还是蛮大的,小路又多,溜达了一圈,苏月月回家烧饭。
村子里在门前种石榴的人家很多,王保华家门前的石榴长得最好,苏月月走到门口,听到里面传来交谈的声音。
“海花,不是我自夸,就我家贵才是初中毕业的文化人,在盐厂上班你也是知道的,心眼活络,干几年户口马上就能迁到桐城去,这附近村里的男伢子哪个有他本事,配你家月月不吃亏。”
“她只是回来住几天,过几天她要回去的,她的事,苏家的人做主。”这是卢海花的声音。
“什么苏家做主,你们是她亲生爸妈,月月可十打十是红叶村的人,我看月月和我家贵才登对的很。海花,我家日子不会难过的,你瞅瞅今天,我家可是分到了东大壕那边的荔枝树。”
语气里满满都是自豪,说着似乎是等不到回应,语气变得有些阴阳怪气,“你们别不是看不上我家贵才,就算月月的事苏家做主,我看苏家可不讲究什么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人家知识分子,不搞阶级那一套。”
“她才二十,不急这事。”王保华软绵绵的声音响了起来。
李来娣可不管王保华,见卢海花没出声,瞅着事情应该有门道。
“二十还不小?也就城里,我们乡下可是大龄了,就这样,明儿我让贵才回来一趟,让她们相看相看,我们贵才不比那些城里大院里的人差。”
苏月月走了进去。
院子里,那位刚刚才见过的妇女李来娣看到苏月月出来后,眼睛一亮,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
这手可真是够软乎的,不愧是门楣高有底蕴有文化的家里养出来,听说养父母都是搞艺术的。
自家贵才要是和她处上了对象,那往后可就是跨一个文化人阶级了。
现在讲究阶级平等,但再平等,和那些有底蕴成分好得不能再好的人家比起来,到底有差距,劳动人民最光荣,劳动人民还分贫农,中农,富农呢。
自从三年前苏玉山被认回去之后,苏家时不时会开着吉普车来探望王保华家,尽管那个王保华和卢海花真正的闺女苏月月一次没出现过,但苏家一看就是地道人家,每个月可都还给王家不少补给的。
就在李来娣暗自盘算的时候,苏月月笑着抽回自己的手,说出的话没有一点笑意,问道:“你家贵才初中毕业?”
“对啊,初中……”毕业
“初中毕业就想和我搞对象?”苏月月脸上笑容不减:“你也真是敢想。”轻飘飘的声音透着凉,这个人在打什么算盘她看的一清二楚。
“你不知道吗?我的户口已经转回来了,以后和苏家没有半点关系了。”
“什么?!”
“你说什么?!”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一道是李招娣的,一道是芦海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