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荣阳县政府的红头文件就通过内部系统下发到了清河镇。
《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启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持计划的通知》。
文件不长,但分量极重。
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专家指导,媒体宣传……
随便哪一项,都是清河镇这种贫困乡镇梦寐以求的资源。
但要求也苛刻得吓人。
项目必须有特色、有基础、有市场前景、带动能力强,还要有完整的环保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规划。
申报截止日期,两周后。
几乎是同一时间,县政府的工作会议上,黄波涛作为分管农业的领导,看似公允地对这个计划做了说明。
“……省里的这个计划,是好事也是个考验。”
“申报项目,一定要慎之又慎。”
“要选那些成熟可靠的,风险可控的。”
“至于一些争议比较大,群众基础比较薄弱甚至还有环保隐患的项目,我看就不要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他没点名,但在座的谁听不出来,这说的是什么?
清河镇,青神竹编。
话音刚落,好几个乡镇的书记、镇长都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
消息传回清河镇,镇政府里人心惶惶。
“黄县长都发话了,我们还报上去不是找不痛快吗?”
“就是啊听说这次竞争激烈得很,好几个镇的特色农业都搞了好几年了,我们这竹编才刚起步……”
“环保问题还没解决呢这不是往枪口上撞?”
赵海川直接召开了镇党委会。
他环视一圈,把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都说说吧,什么想法?”
一时间,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我先说。”
赵海川敲了敲桌子,“这个项目我们清河镇报定了。就报青神竹编。”
他一句话,堵死了所有退路。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
“担心黄县长的话,担心竞争担心环保问题。”
“但我想问问各位,除了竹编,我们清河镇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是那几亩薄田,还是那个半死不活的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