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红楼清穿林黛玉 > 12第 12 章(第2页)

12第 12 章(第2页)

钱嬷嬷打趣道,“姑娘没吃饱罢。”

晏姿抿唇一笑,“大家吃得都少,我也只能忍着。”

钱嬷嬷笑道,“没法子,那些清流人家注重‘矜持’,弄得姑娘们在正经场合不敢多吃。”

途径一家卖驴肉火烧的店,钱嬷嬷命随行小厮去买了半斤来,特意交代切成小块。

晏姿垫着油纸,吃了三块火烧,才觉腹中好受了些,不由感慨一句,“‘清风玉露’听着好听,真吃起来,可没有油乎乎的大饼香。”

钱嬷嬷递上帕子,笑道,“人就指着这口粮食活呢,谁能真去‘喝风吃露’呢?”

正说着,马车似是路过一家戏园,里头传来“咿咿呀呀”的声音,隔着纱窗望去,“庆春园”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晏姿觉得稀奇,“这戏园子门口也不见人来往。”

钱嬷嬷笑道,“这庆春园在京中大有名头,向来只接待女客,门口自然不见人。”

晏姿又瞧了一会儿,但见门口车轿出入,确实不见客人身影。

她来了兴致,目光向门口望去,似乎想看穿里头是什么样子。

车子停得久了,只见门口出来一端庄的妇人,走到近前来,行了个万福,笑道,“不知车上是谁家的女眷,若想入园听戏,不必拘谨,大可随婆子进去。”

晏姿瞧了眼钱嬷嬷,目光征询,见她笑着点了点头,便叫甘雨应了一声。

马车进入园中,晏姿随领路的丫鬟走去,只见戏台临水而筑,朱漆雕栏半掩在垂柳之后,远望有一角飞檐挑出碧瓦,檐下悬一幅鎏金匾额,书“庆春”二字,笔力遒劲。

园中以青竹为篱,白石铺径,两侧植矮松数株,修剪得疏朗有致。

绕过影壁,一泓曲水蜿蜒穿园,水上架着九曲桥,桥畔遍植芍药,虽是冬日,却以绢花缀枝,远望如云霞墁地。

戏台上铺猩红氍毹,四角立柱雕着缠枝莲纹,檐下垂着细竹帘,既挡风,又不阻隔声音。

台下不设寻常戏园的散座,而是以屏风隔出数间雅室,每间不过容纳四五人,屏风上绘着山水花鸟,绢纱轻薄,隐约可见邻室人影,却又瞧不真切,既保全私密,又不至太过封闭。

晏姿随丫鬟上雅间时,迎面走来一位贵女,上着鹅黄缂丝立领袄,领口袖口绣着缠枝莲纹,下着月白百褶马面裙,裙门绣蝶恋花,外搭着一件藕荷色软烟罗比甲。

她穿的是汉人衣裳,却梳了旗头,两侧固定着珍珠排簪,那珍珠颗颗圆润,光晕暗生,簪一支金镶玉步摇,耳上一对小巧的翡翠滴珠耳坠。

晏姿扫了一眼,隐约觉得这姑娘有些眼熟,却不便一直盯着人看,心中正思量时,那姑娘捏着帕子欢欣地指着她走了几步,“你……你……你是林家的那个……”

晏姿诧异地停下脚步,细细打量起那姑娘。

“我想起来了!你是燕子!”那姑娘斩钉截铁道。

晏姿当即想起来了,不禁露出喜色,“你是恪敏格格?”

恪敏脸上放出笑容,“你还记得我呢?那时候就是个小不点啊!皇……”她左右看了看,压低音量,“皇上让我照顾你,你还真就跟个小尾巴似的,可惜,怎么就落水了,害得我后来再没见到你。”

晏姿笑道,“格格不是烦我么?没了我这个麻烦,更该玩得尽兴才是!”

恪敏怅然地摆了摆手中的帕子,“别提了,你一出事,阿玛就把我拘束起来了,不许再独自出门,闷得我呀,恨不得跟你关在一块,好歹有个伴!”

她本要离开了,见了故人,又起了兴致,牵着晏姿往她长包的隔间里去,“这儿说话不方便,我带你去坐一坐。”

晏姿随她上了楼,进入中间一个视野极好的包房内,室内陈设清雅,一张紫檀小几,两把官帽椅,几上摆着套定窑白瓷茶具,并一碟新蒸的酥糕,墙角置一青铜熏炉,袅袅吐出香气。

方一落座,便有丫鬟捧一只黑漆托盘来,上了一盏雨前龙井,一壶温热的梨花酿。

台上正唱“游园惊梦”,笛声幽咽,杜丽娘扬着水袖,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时,声音如珠玉落盘,嗓音清透悠远,直送到包房里来。

恪敏兴致勃勃地解释道,“听得清楚罢?那台子可不一般,底下埋了七口大缸,声音再经过水面一传,宛如在耳边吟唱一般!这样的巧思,真难为那些匠人想得出来!”

晏姿微微颔首,“这戏园既无市井戏园的嘈杂,又不拘谨,我看这幕后老板才是真的有巧思呢。”

恪敏见她神色,得意地抿唇一笑,“多谢夸奖!这园子本是裕王府的别业,我爱听戏,专向阿玛要了来,招待些难得出门的女眷!”

晏姿笑道,“既如此,我今日能来,岂不是要念格格的恩德?”

恪敏柳眉倒竖,竟似不快,“我们这样的交情,你这么说不是折煞我么?”

晏姿歪着脑袋,调笑道,“哦?敢问在下与格格是何交情?”

恪敏想了想,“幼时跟在我屁股后头到处跑的交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