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三国之汉魏风云笔趣阁 > 东临碣石山2(第4页)

东临碣石山2(第4页)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她崔缨,会像这个时代的妇人一样,徒坐空室,对月叹息吗?可多年前,清河崔府,她分明在一个皎洁的月夜不眠,揽衣出户,与曹丕在阶前,秉烛夜谈,畅想未来。

崔缨想不明白,曹丕年不过二十一,何以有如此复杂情愫?是出征在外,异地怀乡,眷恋邺下舒适生活?是亲眼睹见战火频仍下,士卒伤亡,谋士陨落,生父嗷泣,遂藉征夫思妇之口,感叹生死无常?还是年已及冠,遍寻无知心妙龄,且于军政籍籍无名,遂感志业难成、理想高遥?

曹子桓,说起终日忧惧,终日愁思,只怕你较我崔缨更甚。

崔缨摩拳擦掌,狠狠咬牙,声音颤抖:

“他也是个凡人,跟那些牺牲在白狼山的战士一样,是某人的至交,是某个妇人的丈夫,更是某个少年的父亲。就此猝然辞世,多少爱他的人会为他难过,为他伤恸……

“子桓哥,我花了很多年时间,才明白一件事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命题都不一样,任何人的人生都是永不交织的平行线,只是因为有共同目标,所以才有交织的瞬间。缘分尽了,再多挽留,都是逆天而为。”

“命题?”曹丕有点不知崔缨所云,可崔缨仍自顾自地说起。

“每一个孤单的瞬间,都想过离去。有时候,莫名其妙会掉眼泪,只是因为同情人类,哀民生之多艰。这个“民”,哪里只是命运坎坷的底层人民呢?我常常无端地觉得,人活着可怜,因为世界没有永远,再美好的人和事,也不会永远停留心尖。

“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是真的,遗憾决绝终已不顾也是真的。想不清楚的生离死别,梦中绞断肝肠的卑劣回忆,不去放在心上,便构不成威胁。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我只想离开人间,去找我的自由……”

曹丕微微颔首,并未像曹植一样,轻松说尽生死大道理,他露出比崔缨还要伤感的神情:

“其实,吾较子嘤,更忘怀不了这生死之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到底什么,才能使人‘长久’?亲交友朋,百戚宗族,无不一时之伴,何得天长地久?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

……

听曹丕絮絮念叨一些生死之话,又听了《燕歌行》这篇扬世名作,崔缨顿时心情舒畅不少。于是支起身子,长吁一气,若有所悟。她忽然意识到和曹丕聊此话题,有许多不妥之处,于是打断慨叹,改颜笑道:

“二哥此番言语,配上此间风景,倒教我想起一位朋友。他曾赠我一句警言,如今想来,真真奇妙。”

“哦?”

在曹丕惊诧的目光下,崔缨解了披风,系在腰间,慢悠悠地脱去双履,然后好玩似的,小心翼翼地将赤脚探入礁石下的浅滩中。

冰冷的海水刺激着神经,却叫她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汝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汝足’……如今的境遇,不恰巧能用上吗?”

崔缨跳下碣石,踏着海浪,翩翩起舞,神采奕奕。

世上真正能解救你脱离苦海的,只有你自己。我必须振作起来,不能教古人将我看轻了!我和杨夙,都是来自遥远的世界的人,都是与众不同,要在这个乱世活得潇潇洒洒之人!

奉孝,再拜先生泪如洗,振衣濯足吾往矣。

杨夙,这世俗荣华,天下富贵,于今日之你而言,早已如弊履破裘了吧。

你现在……还好吗?

朋友啊,朋友——请不要悲伤,今夜我将入梦,不日我将拼力来你身旁,与你温暖相拥——这糟糕的命数,不能打败我们分毫——让我们携手同行,就在明日出发,远走浪迹天涯——

海浪翻滚,潮起潮落,伴着忽远忽近的鸥鸣,声声悦耳。

崔缨笑嘻嘻地拎起履韈,肆无忌惮地跳过礁石群,轻声哼吟大海之歌,在沙滩上踏着起起伏伏的潮水,时而俯身拾贝,时而伸脚铲进泥沙,踢滚碎石,幼稚得像个渔家小女孩。

“常在海边走,仔细鞋履湿!”

曹丕笑着摇摇头,无奈地跟紧她玩耍的脚步,却怎么也不肯脱下络鞮,靠近潮水踏浪同行。

不一会儿,崔缨的裙摆衣袖都被海浪打湿了,可她却仍旧童真地奔跑着,热烈地去追逐夕阳与海鸟。

她回首望向曹丕,发现曹丕已经被她甩得老远了,于是她笑着,开始大摇大摆地倒走沙滩,黑白色的海鸥像受到召唤似的,纷纷环绕在她身侧,“啊呀呀”地叫个不停,崔缨惊吓得作势掩袖,正要挡下扑腾的羽毛,却被身后一泼海水溅了一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