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三国我汉室 > 西园文学会6(第3页)

西园文学会6(第3页)

画技精湛,线条纤细,浓淡有度,画中人容颜仙气飘逸,与杨修所语梦中隐士模样,分毫不差!

众宾客都看得呆了,真就对杨修梦见仙人授诀之事,将信将疑。

崔缨笑着,小声跟曹丕说道:“若没个提前描画了十来遍,怕做不到这样熟练。这杨德祖,果真才艺双全,有勇有谋啊。”

杨修献画上前,对曹操道:“臣祝曹公,早日平定汉中川蜀,使天下隐士高贤,皆下山来朝,为丞相所用!”

群臣听了,连忙也齐声道贺。曹丕兄弟几个,更是卮酒祝寿。

曹操此刻已然心花怒放,被杨修逗得解颐大笑。众人都对杨修高看一眼,白日诗文论辩,他一言不发,原来有高人一等的谋策。这端的,好似众人的辞赋文章,都为他一幅隐士图做了铺垫。

旁观崔缨,也暗自思忖,把前后都捋清了不少。

也是,杨修心气极高,最喜独占鳌头,又自负通晓曹操的心思,料定曹操必在百忙中观察铜雀园宴游,于是有意装醉,把好作品留到最后,自是比丁仪要高明许多。在高手如云的邺下文坛里,他杨修对自己的文章水平心里有数,与其跟王粲等人上乘佳作争锋,不如另辟蹊径,把好画留给曹操赏阅。

这样说尽七面玲珑的好话,曹操高兴之余,竟然赏了杨修不少绢帛。还在杨修的夸赞中,把赏起曹植作的《名都篇》《斗鸡诗》等。曹植趁着曹操高兴,把袖中收着的曹贞的《七女复仇图》一并给曹操看了,还兴奋地给曹操引荐荀恽。

父子二人与亲信之臣,共同赏画,谈论画技。

崔缨的眼光,此刻,已在杨修和曹植二人身上流转。更观察到,旁坐的司马懿,眼中藏着异样的神情。

想必司马懿,也被杨修此番佯醉蒙骗了。而杨修也许同曹植一般,轻狂而锋芒毕露,但他有着足够的冷静,脑子运转很快,能迅速分析各种利弊,寻找到最高利益价值兑换的门径。

今天宴会的风头,可谓是让曹植一党出尽了。

崔缨长吁一气,有些疲乏了,想提前退席。却见曹丕挥手,再请乐舞歌者上台,单独为曹操演奏。

左延年奉了曹丕旨意,当下献诗一首《从军行》,入乐来给曹操助兴:

从军何等乐,

一驱乘双驳。

鞍马照人目,

龙骧自动作。

曹丕再一挥手,王粲带着他新编的四首俞儿舞歌上场,柴玉为之敲钟。

其一矛俞新福歌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安不忘备武乐修。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其二弩俞新福歌

材官选士,剑弩错陈。应桴蹈节,俯仰若神。绥我武烈,笃我淳仁。自东自西,莫不来宾。

其三安台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绥。乐陈我广庭,式宴宾与师。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抚民黎。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其四行辞新福歌

神武用师士素厉,仁恩广覆,猛节横逝。自古立功,莫我弘大。桓桓征四国,爰及海裔。汉国保长庆,垂祚延万世。

巧合的是,这四首,是王粲根据汉时渝水沿岸地区流行的民间歌舞《巴渝舞》而改写的歌辞。正对应上曹操关心的汉中巴蜀事。

台央健硕的青壮军汉,手持矛、弩,配合俞儿舞歌演武。曹操看得心旷神怡,连连称赞。

可曹植却惊愕住了,这俗乐俗舞,他从来没见他的挚友王粲演练过。什么时候就受了曹丕的暗令,排练准备这么一出新戏呢?

……

悠扬的编钟声里,残阳收回最后一抹晖光。整个天际,只剩阴寒的暮云。

凉风吹过,崔缨抱紧自己今日抄录的诸子文集,一阵感慨:眼前人,他们,不是后世坟典里冷冰冰的汉字,是有些有肉,活得真实的风流名士。喜怒哀乐,皆成文章。在此良辰良宴,恍惚间,她甚至觉得,前世自己那样爱读古典文章,今生哪怕遭受些罪,但能亲临建安文坛,与群贤照面,目睹传世名作诞生,聆听一场又一场精彩绝伦的论辩,还是很值得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