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三国我汉室 > 高树多悲风(第2页)

高树多悲风(第2页)

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寒暑两气相汇,阴阳相斗,必有雷霆风雨生乎其内。中郎将,此刻,您若遣人追送雨具斗笠给丞相,还来得及。”

曹丕转身,挽臂莞尔。

“仲达何时来的?”

“在公子卯时登上城楼时,我便在了。”司马懿笑着,震抖着双袖,将双臂藏起。

曹丕与他对视良久,会心一笑,赞许道:

“此番守邺,是本公子让丞相将你留下的,仲达,可会怪我,擅作主张,减了你司马家建功立业的机遇?”

“建功立业么?”司马懿挑眉,不再看曹丕,兀自娱赏起城楼下的风景来。“若在下真是个汲汲于利禄富贵,逞才以求扬名于上者,早在建安初年,便当来相府当个座上宾了。”

曹丕哈哈大笑道:

“你司马仲达有异才,也就只敢在本公子这里肆言无忌讳了!我与清河崔公交好,他常在我前盛赞于你,仲达啊,汝当知晓,吾对汝才之惜爱,何其多也?此番守城,万望仲达兄,不吝赐教,教小子权衡兵将调度!程昱虽善,到底你与我年纪相仿,才能说此知心之语也。”

司马懿上下将曹丕打量罢,笑吟吟,深躬一揖。

“与中郎将投缘,自当效命无贰。至于守城之道,微臣但有一善言:盖风云初起,时不我与,为相副人臣者,不可蹉跎忘情,溺于高楼旖旎风光。毕竟,秋风虽好,凉意袭人骨髓,终非久恋之乡。公子须捐弃文人习气,罢宴谢宾,多与居守重臣交接,研磨军机,整饬戎备,待时而动,以俟邦国之急变。”

“先生良言,子桓谨记。”

……

日上三竿,邺西门楼下,最末的辎重车队缓缓而出。车队里半数皆为老弱,为首指挥推车队伍的,是曹操族弟曹洪。

在一众赤软甲衣的军士里,有个个头稍矮、身形瘦弱的士兵,把长矛当拄杖使,步履焦躁,跟在一辆马拉推车后面,也不作声,只是闷闷不乐。

崔缨顿住脚跟,扶了扶那红鳞铁冑护耳,快步跟上。抬头远远望去,前营步军、骑兵已驶出数里之遥,哪寻得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只有眼前这辆二轮粮草车上,躺着一名白袍小将,身护莹白内甲,用素纱白帢帽盖脸,惬意地晒着凉风里的日光。

“这便走累了?若是后悔了,回头便是城门。”

崔缨冷哼道:“不累,再累哪能有将军您——在车上带伤出征累啊?”

“为什么不去卞夫人的车驾里呢?”

“我寄名在你这儿,又不是以曹家亲眷的名义随征,哪敢放肆。”

“唉呀——”夏侯尚伸了个懒腰,支翘起右腿,“那这一路,可要委屈崔文掾,多多照顾在下行居了呢。”

崔缨啐道:“黑杀才,不跟在丞相亲随虎豹营,倒署名在这运粮的曹洪帐下,到底安的什么居心?”

夏侯尚被她取的外号逗乐了,忍俊不禁地从白帢帽里露出半只眼睛来。

“我黑?从军那么多年,倒从没人说我黑的。”

崔缨笑道:“心黑喽!跟黑熊一样狡诈,纵有再白的战袍,那也遮不住呀!你以为你是赵子龙呢。”

夏侯尚也不恼,只笑着将双手枕在脑后:“彼此彼此!你也不是什么善类,谁也别嫌弃谁,既答应了合作,可够我想一路都想不明白了:崔氏令女,你到底哪来的自信,厥词说能助我青云之力?”

“凭我是郭祭酒的徒弟喽。”

“那考考你,此次西征,曹公带了几营几万人马?”

“这个不难!”

崔缨起了兴致,直将长矛当扁担扛在肩头,边走边说道:“丞相主帅营部,我识得的,便有太中大夫贾诩、都督护军赵俨、河东太守杜畿、武始亭侯张既、参军陈群、主簿杨修、军谋祭酒王粲、门下督陈琳、骑都尉孔桂、都督路招、校尉丁斐等……计约一万人马,其中虎豹骑营有两千,由许褚、曹休二位将军分掌。

“平狄将军张郃营部,计约五千步骑。

“横野将军徐晃营部,计约五千步骑。

“破虏将军李典、朱灵营部,各计约三千步骑。

“都护将军曹洪营部,与列侯刘勋,并仓曹掾属阮瑀、路粹,守运辎车在后,计约三千步骑。

“司隶校尉钟繇营部,镇守长安,另有安西将军曹仁营部,计约三万人马,镇守潼关,已独抗关中联军数月之久。综上,此次西征,我军兵力,兵力大致在六万至六万五千人左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