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曾经互相看不惯的两个人,如今竟成就了一段姻缘,结为夫妻。
若回到那时,有人告诉谢云朔他将来要迎娶姜姒为妻,他是万般不肯相信的。
不过和预料的状况没什么出入,他与姜姒处处不和,脾性相冲,谁也不肯低头。
并非成了亲,日日相处着,就能如水磨石一样慢慢磨灭两人天生互斥的性格。
若能改,当初何至于闹得满城皆知?
谢云朔心想,再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彼此形同陌路相敬如宾罢了。
姜姒不仅因为旧怨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她性格刚强不折、心狠手辣,还难以讨好。
遇上她,算谢云朔人生过得太顺意,必须有一个大绊子磨一磨,才能磨砺呈锋,更进一步。
姜姒便是上天看他过得太顺,送到他面前让他磨砺心性的,兴许磨成了,便能当得大将。
这么一想,倒让人心情好了许多。
随后二人回到正厅,快要摆饭了,冯清祉已经事都安排妥当,还顺势寻了个项圈挂在小姜晟的脖子上。
用的是他原先一个金项圈,将虎牙做成后坠子,坠在脖子后面。
幼童高兴得不得了,叽叽喳喳说着话,见到姜姒和谢云朔过来,当即从奶娘身上跳下来,蹒跚跑向二人。
并且直奔谢云朔而去。
姜姒纳罕,她这三弟从前最是粘她,怎么忽然之间竟对谢云朔如此热情。
她看谢云朔生得又不是什么面容慈祥的人,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哪里像是讨小孩喜欢的样子。
小姜晟奔向谢云朔,要抓住他的衣袍,被谢云朔一把抱起,放在手臂上坐着,举得高高的。
三岁幼子,鲜少被抱得这么高,姜晟一脸惊喜,咯咯地笑着,显而易见的高兴。
看他这样快活,姜家人自然也高兴。
姜姒望着谢云朔和她三弟,目光也渐渐温和。
他这样抱着孩童,将人举高坐在自己手臂上的模样,竟破天荒的让她头一次觉得此人竟也有这样随和的一面。
改观又加一分。
谢云朔是个会把幼童抱在手臂上坐着举高的人,一身力气没有白练。
因为姜晟喜欢,谢云朔就这么抱着他抱了许久。
他身量颀长,让姜晟被抱着有别样的感觉,他还拖着姜晟的腋下,将人举得高高的,逗一逗。
姜晟笑声飞扬,满屋子热闹。
谢云朔明明没说什么好话,做什么好事,只是陪姜晟玩了会儿,就赢得了姜父姜母更加满意的眼神。
改头换面轻而易举。
姜姒看他也不再那么冷淡。
午膳时,姜绥安果然命人把姜姒带回的桂花酒开了一坛,还没泡好,他便迫不及待地要喝。
并非他有多离不开酒,只是对于女儿亲手带回的心意无比珍视。
这酒只不过封了一夜,打开后已有了桂花飘香。
姜绥安亲手将酒盏倒满,也命人给谢云朔倒了酒。
席间,岳丈和女婿推杯换盏,说了些话。
不知不觉,二人竟将一坛子酒喝空。
姜绥安酒量一般,谢云朔却是军营里练出来的海量。
喝了酒后,姜父按着酒坛,酒后吐真言:“我这女儿性子直率不柔和,若你们二人因什么事闹不痛快,云朔请多担待。世人自私为己,我这女儿最是率真赤诚不过,绝非坏人。为父惟愿你们夫妻二人感情和睦。”
谢云朔饮了酒后,情绪也更真挚。
听了岳丈这一番话,嘴上自然答应:“是,她是很好,还请岳丈放心。”
实际上,谢云朔心中想的是,姜姒的确很好,待谁都好,唯独对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