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灰侦探九鱼nga > 第77章(第3页)

第77章(第3页)

最终,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清理行动只持续了一个星期,所谓的“开膛手杰克”就就如出现时那样,无声无息地销声匿迹了。

——以下内容是因为作者有话说里不能超过五百字,未满一千字不收费。

灰侦探小百科:

这里要说说英国继承法。

首先百度——欧洲在中世纪初(公元507-511年)汇编法兰克人萨克利族的习惯,编成首部法典——萨克利继承法,其中一章规定女儿不允许继承家族土地,但并没有规定不可以继承王位,16世纪初,这一条规定被错误地理解升华为女性没有继承权,开始了女性在继承上不平等的局面。

尤其是欧洲中心国,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国家坚决反对女性继承王位,但在欧洲边缘地区,比如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则没有真正地落实这部法典,所以英国在中世纪时,其继承规定比较模糊,并没有堵死女性继承的权力。

——以上,所以说,虽然维多利亚女王是女性,她依然可以继承其伯父的王位,但在贵族之中,就要看爵位是否跟随着领地,如果爵位联系着领地,女性就没有继承权,需要寻找远亲中的男性继承,具体可见当时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还有唐顿庄园。

都是生了好几个女儿,但没有男孩,就必须交给外人来继承最大财产——土地的例子。

第七卷博览会

第267章博览会之前的四月(上)

维纳斯的小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在这个时代,绅士和淑女们做慈善也是一桩正当而紧要的功课。人们更多津津乐道的还是即将召开的博览会,辉煌的水晶宫,各国宾客,还有源源不断的船只,它们从世界各地运来了各种各样的展品,大的如一头巨象,小的如一枚指针,它们都将在博览会上大放光彩。

不过每个英国人都觉得,最终摘得明珠的必然还是他们,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女王,“英国万岁!女王万岁!”他们举起酒杯,满怀自豪,同时充满期待。

但对伦敦城内一千多名无家可归的女性,以及更多的,虽然有一处栖身之地但没有更多的钱来购置食物和木炭的母亲和妻子来说,维纳斯的小屋才是她们梦寐以求的乐土福地。

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英国可能是所有国家中最早颁布济贫法的国家,也是最早开设济贫院或是其他慈善机构的国家。既然如此,怎么还有那么多无法求活的穷人?

这里我们要将历史并列起来看。英国政府和王室最早制定济贫法,并不是出于对那些穷人的怜悯。而是因为在羊毛吃人运动或者说大圈地运动后,失去了土地,家园和工作的农民们流离失所,他们无处可去,也没有工作可做,空着双手面对的却是自己和家人空荡荡的肚子,人在饥饿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社会治安因此沦落到了一个相当不堪的地步。

也是为了安抚和收容这些人,济贫法和济贫院才得以诞生。济贫院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只要是穷苦的,衰老的,无法养活自己的人都可以进去居住一一它只接受还有工作能力的人,男人和女人会被分开,每个人每天要做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但得到的回报微乎其微——单薄的床铺,勉强能够蔽体的衣服,一日三餐,甚至两餐,只是一些糊糊,也就是麸皮、土豆、豆子和陈谷一起打碎磨烂煮熟之后的半凝固液体,就算这样也只有一小碗,让人勉强活着,说吃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无论男女,济贫院里的每个人都长期处在慢性饥饿的状态。

不过就算你饿到昏厥过去,工作也不会少哪怕一点。而且你若是得了病,也不会有药物和医生,如果管理员和嬷嬷们比较仁慈,那么他们可能获得一杯劣酒或是一碗热汤,最后就看他们自己能不能熬过来了。

这样的处境当然会让很多人想要逃跑,所以我们看到的济贫院,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相当正规的监狱。高墙耸立,警备森严,每个想要逃出去的人都会被视作罪犯处以监禁,流放,或者是服苦役。

而在济贫院中的女性遭受的折磨更多,很多济贫院中的女院就等同于管理者的后宫,他尽可以随心所欲的挑选自己喜欢的目标,这些女性带进去的孩子,如果有幸长到可以被派上用场的年龄或是身高,他们就会被带出去被卖给作坊或者是工厂里做学徒和童工,每个人的价格约在两先令到三先令,当然,这笔钱只属于济贫院的管理人,无论母亲还是孩子,一个便士都别想拿到。

相比起这些所谓的慈善机构,维纳斯的小屋虽然也需要每个被收容的女性做上一整个白天的工,但至少可以让这些女性以及她们带着的孩子。吃饱,穿暖,房间依然是多人共用,但铺着厚厚的稻草,有一张粗粝的毛毡毯子,可以供她们盖在身上或是垫在身体下面,不过在最冷的时候,同一个屋子的女士们会挤在一起,分出一些毯子压在身下,再将另外一些毯子披在身上,虽然比不上那些有壁炉的房间,但最致命的寒风与冰雨都已经被隔绝在厚重的墙壁之外了,靠着彼此暖融融的身体,她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

最终让维纳斯的小屋走进大众视野的还是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们,那些记者们起初也许只是想要找个噱头,毕竟,维纳斯的小屋这个名字着实有点暧昧,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女性在那里聚集,他们以为窥见了什么大书特书的秘密,特意乔装改扮过去打探,得到的结果却很让他们失望——看一位尊贵的女性做慈善有什么意思?完全不如谋杀、抢劫或是初夜拍卖会……

但也有一些有良心和良知的记者觉得自己终于看到了一些美好的东西,或是一些聪明的家伙意识到了这是个趋炎附势的好机会,如今约有五十万左右的外省人和外国人聚集在伦敦,他们每天都要看报纸,如果报纸上都是一些谋杀、诈骗、风月之事或是些一些无聊的笑话……这样实在是太过有碍观瞻了。

更不用说这里还有大卫。阿斯特的真理报,还有如伦敦晚报、公报、每日邮报之类较为正统和严肃的报刊。有关于《维纳斯的小屋》的报道很快出现在了报纸的头条头版头条上,顿时引发了一阵轰动,没错,人人都爱刺激,但看多了阴暗的一面也会向往阳光,何况博览会在即,一些接待了远方亲友的伦敦人,在看到朋友看完报纸后投来的,若有所思的眼神时也会感到不满——这里可是伦敦!世界文明的聚集地和源头!

不至于总是只有这些肮脏的事儿可以报道吧——这时候他倒是全然不顾自己之前看的是多么兴致盎然了。

库茨男爵夫人再见到南丁格尔的时候,也忍不住苦笑:“看来女王陛下的展品又要多一个了。”她说——女王陛下在看过报纸之后非常满意于她的善行,立即让人把她召进宫里来,要求她进宫陪伴,在博览会结束之前最好也不要离开伦敦。

“这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南丁格尔柔声安慰她说。有了女王陛下的青睐,男爵夫人的事业今后会顺遂很多,就像是南丁格尔之前创建的怜褔会和医院,毕竟从有了济贫法与济贫院后,这道原本应当有助于穷苦之人生存的法律和行当已经成了很多人虎视眈眈的敛财之道——现在没有失地农民了,但有在蒸汽大革命后因为各种机械失业的工人,他们进了济贫院,就是不是奴隶的奴隶,只要给口饭,不用工资也不用关心什么劳动环境与工作时间……得到的每一分利润都是纯的。

男爵夫人总是要离开伦敦的,即便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快速传递消息的差分机,她不在这里,就很难保证他的代理人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她的每一个要求,但如果在女王陛下的面前挂了号,至少可以让他们下手的时候瞻前顾后一点。

第268章博览会之前的四月(中)

骨瘦如柴的老人倒在了利维面前。

半恶魔慢吞吞地在手腕上擦了擦刀,走到他面前,半蹲下来查看他的情况。

一股浓烈的异味扑面而来,就算是半恶魔也不禁皱眉,这是他杀死的第一百七十三个从印度而来的刺客——也有可能是依然愿意忠诚于兰辛格的人,这点对利维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他的职责就是保护锡克王国最后一个继承人杜利普辛格王子的安危。姑且这么说吧,这个孩子不能死,也不能离开伦敦,他必须在女王陛下的庇护下安乐无忧的活下去,他也是一个战利品,展示给所有的国家,象征着大英帝国对印度的无情征服和统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