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一听有些兴奋:“好啊,这活你放心交给我,我一定给你办得妥妥帖帖。”要知道城里做工卖一天力气最多也就是这个工钱,他一个小哥儿以后在村子里就能挣这么多。
“说过我和韩靖川坏话的人家就不要收了。”舒乐想了想补充道。
“你放心,我有数。”周华点头答应。
——————
清晨的溪柳村宁静而祥和,偶有几家升起炊烟开始准备早饭。
路上隐约出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有些憔悴的脸上却似乎有一丝激动。
是娟娘提着篮子要去周华家。
周华听到敲门声时刚起床,他娘在灶房忙活,让他赶紧开门。
打开门发现是前一天说好来送豌豆的娟娘。
周华把娟娘让进堂屋。
“娟娘,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怕耽误你的事。”娟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她也知道自己来得太早了些,可好不容易有个挣钱的机会,她怕错过了。听说周华一天就收10斤豌豆,要是她来晚了周华收了别人的可怎么办。
“你放心,既是同你说好了,我就肯定会等你。”
娟娘这次放下心来,把盖着篮子的布掀开,问道:“华哥儿,你看看这豌豆行吗?”
周华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没问题就把豆子都留下了。
“你稍微等一下,我去拿铜板。”
“哎。”
娟娘和她相公夫妻恩爱,有个6岁的儿子,公婆早已过世。本来一家三口靠着家里的三亩地和她相公偶尔打零工也能维持生活。
但她相公年初摔断了腿,卧床不起,至今还需要每日喝汤药,以后能不能走路也是个未知数,生活一落千丈。
地里的农活和家里的活全都压到了她一个人身上。不仅如此,家里存的银子花光了,她本想去县里卖菜,但她相公身边又不能长期离开人,只能作罢。
她只能回娘家借钱,借了两次,娘家就不让她进门了。
就在她即将走投无路之时,周华找到她说要收豌豆。她差点感激地给周华跪下。
周华却说这是舒乐的生意,要谢就谢舒乐吧。
娟娘铭记于心。
周华给了娟娘26文钱。
这个价格虽是比单卖3文一斤卖得便宜,但去县里卖要花大半天的时间,还不一定都能卖出去。
现在村里就能卖掉豌豆,一天摘十斤得26个铜板,相公的药钱就有着落了。她打算回去把院子里的菜地拿出大半都用来种豌豆。
娟娘数了数铜板,眼眶湿润,双手微颤。
周华正是知道娟娘家的情况才想帮帮她,现在见此情景有些不忍,安慰道:“会好起来的。”
娟娘咧开嘴角,用力点了点头。
巳时,韩靖川和舒乐又准时驾车出现在村口。
“川小子,又去县里啊。”正在村口大树下休息的王婶子随口寒暄。
“是啊,王婶儿,我们赶时间先走了啊。”
“哎,慢点。”王婶子挥挥手。
“哎呀,真是想不到,这韩家现在生意做得风……什么起,之前卖八角怪,现在卖豌豆,听说一碗难求,估计又挣不少。啧啧,羡慕不来啊。”一旁的蔡阿么满眼羡慕。
“人家那叫啥醉八仙!还是老韩会养儿子。”王婶子感慨。
“就是舒乐天天跟着韩靖川做生意,还没过门儿呢,太不像话,韩家也不管管。”蔡阿么语带鄙夷。
“人家韩家都不介意,你管这么宽。”王婶子翻了个白眼,心道韩家生意要是能越做越大,将来说不定能带着村里人一起挣钱,最近听说舒乐就在收购豌豆,能不用辛苦跑县城就挣到钱,多好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