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三年废物女婿是什么 > 12十二(第2页)

12十二(第2页)

暂避妖风。

徐恒沉吟须臾,颔首应允,而后陷入更长久的沉默——芳林园是天家离宫里最小的,真就只一座园子。若论规模庞大,还属先帝为元后修的,坐落在宝珠山上的比翼宫,足足一十六座园林,既有北园粗犷,又含南园婉约,集天下园林建造大城。

先帝和元后情浓那几年,长居于此。

徐恒自继位后,一不狩猎,二不避暑,只居宫中,现在后悔没同王玉英去过比翼宫。

芳林园不大,车架不能入内,仅皇帝和近臣步入。坐下后内侍沏茶,众臣端起瓷盏,或多或少呷了两口,徐恒遥望着,双手始终搭于膝上。

他沉默了会,开口:“眼下临近秋穑,不急回宫,朕想在京郊转一转,瞧瞧百姓,私访今年的收成。”

李相正要启唇,徐恒抢先续道:“不必兴师动众,微服即可,免得惊扰百姓,亦能避免乡县提前准备,粉饰遮掩,不能窥见实情。”

徐恒眨了下眼,说是访农田,其实私心想往王玉英那走一遭。

诸臣沉默少顷,李相先开口:“陛下言之有理。”

“民之大事在农,农又为天下之本,陛下关心稼穑,盛明爱民。”之前一直没开口的副相郑扬之悠悠接话,“然而君子不立危墙,陛下纵有神武,仍应防不测,私访万一有个闪失,臣等万死莫赎!”他站起来,冲着徐恒拱手,“因此臣斗胆自荐,随陛下私访,远远扈从!一则护卫陛下,保圣躬康泰,二则琐事亦可代劳。”

“郑相言之有理!”郑扬之话音方落,众臣便纷纷附和,徐恒瞬间被架起来,再推拒,就有点别扭蹊跷,说不过去了,可不拒绝吧……郑扬之顶顶厌恶王玉英,水火不容,势不两立。有他跟着,徐恒不便再上浮游山。

皇帝犯了难,纠结再三,最后想着,不上浮游山,兴许路上也能偶遇王玉英。今日立秋,天气又好,没准她出来秋游呢?

于是应允群臣:“有扬之陪着,也好。”

空载的大驾返回京城,待其走远,芳林园中才出一小队男子,个个骑马,徐恒摘去通天冠,改用一根木簪束发,袆衣亦换成一身深褐圆领袍。

前方岔分南北两条路,徐恒勒缰停驻,心想:浮游山北有浮玉湖,是山附近唯一景致,王玉英如若出门,多半游湖。

“驾!”他扬了下缰绳,驰骋上向北的岔路。

郑扬之、庆福和侍卫们随即跟上,一时马踏纷纷,袍角与沙尘齐扬。

众人很快见着微黄麦田,一望无垠,穗头随风起伏,麦浪沙沙。

虽然是为了见王玉英,拐弯抹角来这么一出,但徐恒巡视起来并不怠慢,不然愧对子民。他先在马上眺望,见周遭麦田皆长势喜人,不由微弯唇角。

郑扬之打马凑近:“今年京畿一带应是五谷丰登。”

徐恒敛笑:“扬之,未窥全豹,可不能凭一眼论断。”

郑扬之埋首:“陛下教诲的是,是臣鲁莽。”

徐恒重笑起来,下马,随行众人都赶紧下马。徐恒走向农田,郑扬之帮皇帝牵住缰绳。

田中农夫农妇忙碌,徐恒边走边寻,总共找了五位农夫攀谈,老少皆有。他询问他们家中生活,农田归属,得知自耕农富有,佃农交完租有盈余,够养家,雇农不受苛待,不禁心生欣慰。

去年和今年估摸的收成徐恒都心里有数,做个对比,满意悄笑。

期间徐恒面身发汗,郑扬之递来手绢,徐恒摆手拒绝,等全问完麦田也走完,徐恒才到偏僻处,掏出自己的绢帕拭汗,失礼处以袖遮掩。

这一路走走停停,时已过午近未,郑扬之道:“陛下,时候不早,不如找馆子先进膳,再巡不迟。”

徐恒羽睫颤了下,娓娓回绝:“再往下走走。”

说着暗自提了口气,已经距离浮云湖不远,他期盼着邂逅王玉英,与她共进午膳,所以一直饿着……三年未见,一起进膳个很好的借口和开头。

徐恒目视前方,仿佛被浮玉湖吸着走。

待离得近了,眺到浮游山苍翠中深红浅黄,他心中幽幽道:她那里的秋天也已来临。

徐恒迅速扫揽湖边,七八游人,皆不是王玉英,他心一沉,急迫地眺向湖面,寄希望于湖面上仅有的一艘游船。

梢公船尾摇橹,不见舱中人,于是徐恒开始沿湖漫步,看似绕圈巡行民情,实则余光从未离开游船。

始终瞅不见舱中乘客。

徐恒越来越焦急,待那船往码头靠岸时,他的心已如少年郎般剧烈跳动,紧盯着每一位出舱的乘客,一次次的紧张,然后失落。

船客已经下完,徐恒仍不信,非要假借着巡行的由头踱过码头,望一眼空空的船舱才彻底死心。

“陛下。”郑扬之忽然呼唤。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