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农家女的幸福生活啁啾 > 第59章(第1页)

第59章(第1页)

她一心想着那几口水塘就在村子里,她做了什么,任谁来了都能瞧见,想瞒也是瞒不住的。不如照实说了,和林里正通个气,年节里再送些礼让他出面帮忙照看着点也好。

陶枝清了清了嗓子,“里正,我们院子是您帮着买的,离西山下的那几口野塘极近,我也是天天看在眼里,这才瞎琢磨着,看能不能在水塘里养些鸭子,想着往后靠卖鸭子和鸭蛋过活。

“上回他进山里伤了腿,您也知道,我一个妇道人家胆子小,只怕他再出什么意外,想着还是做个稳妥些的营生过日子更好些,这才找亲戚东拼西凑借了点银子来买这水塘。”

陶枝一番话真假掺半,林里正听完心里的不忿之气也顿时散了,不免想起腊月里他们夫妻俩冒雪来找他借驴车的样子,心中反而生了些可怜。

小两口过日子也是不容易。

进山打猎就是搏命,要不是畏惧山里的虎豹豺狼,他们村老老少少几百口人,怎么会没一个人去学这打猎的本事呢。在地里种庄稼虽然累些,好歹不会有性命之忧,年成好时,也能攒下来三瓜两枣。

只听陶枝又说,“我们投进去这么多本钱,买了水塘又还要买鸭苗,只怕村里头有人看不过眼,惹是生非,到时还要仰仗您出面帮我们夫妻俩主持公道。”

林里正摆了摆手,“咱们村的村规也不是摆设,谁敢惹事,我自会按规矩办事。”

“林里正果然公正不阿。”陶枝眉眼堆笑,端着一碗羊汤敬他,“那我就以汤代酒,敬您一碗。”

徐泽也跟着举杯敬他,林里正此刻只觉脸上有光,乐呵呵的喝了一盅。

酒足饭饱,没吃完的羊汤羊排,陶枝让小二找了个陶罐装着,又递给了林里正,只说让他带回去给家里的小孙女也尝尝鲜。

“怎么好连吃带拿的,不必了,不必了。”林里正已有几分醉意,红着脸推辞。

徐泽临街招来一个闲汉,从袖袋里摸出两文钱递给他,“去城门口找个牛车来,就说有人包车到卢山镇下面的村子里,立马就走。”

等车来了,徐泽把林里正送上牛车,付了车钱,又把那陶罐塞到他怀里,“您抱好,路上慢点。”

眼看着牛车走远,徐泽回头说:“不是要买鸭苗吗?我带你去盘江码头转转?”

陶枝见他不再提买骡车的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银子还够,要不先去看看骡子吧,你不是一直想套个车……”

徐泽笑嘻嘻的说:“昨夜里你睡着了我又想了想,咱们家的情形,还是买个牛车的好。牛车走路平稳,价钱也低一些,以后你要是卖鸭蛋也不容易碰坏。你爹不是还种着好几十亩地,农忙了还能让他把牛赶过去犁田,人也能轻松一些……”

陶枝听得心生感动,如今他真的变了,人也稳重了许多,还事事替她着想,买水塘养鸭的事她才一提,他就一口应下了。还为了这个来来回回的跑了好几趟,没叫一声苦,没喊一声累。

这份没理由的信任和爱护,让她鼻头有些发酸。

起了风,陶枝把吹乱的碎发别到耳后,也顺带抹掉眼角的泪。

她吸了吸鼻子,侧头看着酒肆旁的那棵泡桐树,硕大洁白的花朵开了满树,风一吹,好似雪浪翻涌,簌簌地落了一地。

她眉梢轻扬,脸上漾开一抹甜蜜又幸福的笑,“那就听你的,先去码头。”

三江县,乃三水汇聚之地。

盘江平缓、由境内各条山溪小河交汇而成,在县城东侧蜿蜒而出。另有一支函江,是前朝打通的运河,连接三江、迷津二县。沱江水道自西向东贯穿淮阳府,是本朝数一数二的大江,盘江便于三江县东郊汇入沱江,江面常见清浊分明之奇观。

三江县城内、城外各有一个码头,当地人惯称城内的码头为盘江码头,码头上最广为人知的便是飘在江上的一艘艘画舫,以及住在画舫上做皮肉生意的花娘。

然而,抛开那些带着脂粉气的笑言不谈,盘江码头上的集市,才是城内最大的货物交易之所。

徐泽领着陶枝穿过买卖水产的排屋,敞口的木盆里鱼鳖虾蟹皆有,又箍着渔网,在街边摆成一排,晌午的日头一晒,鱼腥味更重了。

陶枝用袖子遮着口鼻,瓮声瓮气地问:“你不是说穿过鱼市就到了?”

徐泽哼着小调,脚步没停,转过一道矮墙,突然调子一扬,笑着说:“这回是真到了。”

果不其然,到了这个地界连空气都是混浊的。在各色禽畜刮耳的叫声中,临街架着的大锅腾着热气,腥臊味、粪臭味、下水的血腥味,被蒸气烘得刺鼻起来,地砖上黏糊发腻,潮乎乎的。

两人才走过去,一盆混着鸡毛的热水就泼到了路边。

“当心脚下。”

那伙计倒完水吆喝一声,继续回摊子上拔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