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深入耳窍之内的耳塞被蜡液封死,便隔绝了女囚对外界的绝大部分感知。
密密匝匝缠绕于女囚身上的绳索足有拇指粗细,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它完全是由一根根云钢细索绞缠编织而成,作为束具,其坚固不亚于精铁重镣,柔韧则有过之。
这并非樊笼司的制式装备。
需要如此拘束的这具女体,或许也并不像外表那般娇小柔弱。
……
四个月前,作为上善会特使初至燕垣的夜宁子为了表示“亲善”,便在本地官绅陪同下前往蓟城独乐寺游赏。
独乐寺是幽燕一带颇为显赫的丛林,其香火之盛,从近年兴建的万佛阁便可窥一二。
十余丈高的万佛阁,不知耗用了多少巨木,多少金玉琉璃,多少织锦幡帷,自建成之日就成了幽燕之地的一方伟观。
众人在已被卫府将卒清场,戒严三日的独乐寺中游览一番,万佛阁自然不能不去。
立于朱漆描金的巨大梁柱下,夜宁子耳中倏地闻得梁上传来“咚”地一声,有类鼓响,但细微得多,旁人皆不曾听见。
是心跳声。
此乃高手运转某种类似龟息的法门,将真气与血液的运转压抑至极限后,骤然爆发的征象!
紧接着又传来绵长有力的呼吸与若有若无的水响——这是气血剧烈泵至周身,透体而出的声音。
夜宁子垂下眼帘,长睫覆在面罩顶端,默算着时间。
过了二三个呼吸,她仰起头,见到了那道自梁上跃起的红影。
红影径直坠下,未显出分毫轻盈之态,像一颗沉默的石头。
夜宁子向旁侧挪了一步。
急速下坠的影子没有带起一丝风声,仿佛将整座楼阁的风都裹入其中,阁中的空气陷入死寂,就连常明的灯火都停止了摇曳。
转瞬之间,红影便从十丈高处坠落到不足三丈。
赭色的顽石上伸出了一只素白的手,手上握着一柄黯沉的短剑。影子刺出一剑,手腕发劲一震。
剑光如霜雪,剑吟如裂帛。
仿佛裹在影子身上的风被尽数释放,凝滞的空气被这一剑所搅动,在阁中掀起了狂岚!
夹杂着啸声的劲风在封闭的楼阁内部旋转冲突,吹灭了满阁的灯烛,撕扯着厚重织锦作成的幔帐旗幡。
剑中的杀意于一震之间骤然爆发,伴着鬼哭似的风啸,仿佛万佛阁中的这一方小小天地,都成了夜宁子的敌人。
这是天人合一的一剑,可谓已近道艺。
夜宁子本打算待对方停滞空中,无从偏移借力之时,向旁侧挪移避过这一剑。
但红影将剑骤然一震,加之借助风势调整,剑尖落点覆盖数尺方圆,电光火石之间已不及躲闪!
果然是圆满无漏的一剑。
宛若裹挟风雷的剑尖离夜宁子的头顶只有尺许,红影的瞳孔中已映出幞头上的纹路。忽然,她的视野被一片素白遮盖。
夜宁子没有拔剑。
她虚挂肩上的白色貂鼠皮披风被扬了起来,将坠落的红影正面罩住。
在流云剑意的驱使下,厚重的皮裘如羽毛般轻盈。
白色的披风化作了天上的云,带着人间最温柔的牵挂,一丝一缕地缠绕于玄铁短剑之上,令暴戾肃杀的剑势也不得不在温柔乡中暂作歇息,也将红影的上半身包裹在内。
但一袭披风怎能与剑意加持的神兵相抗?只一刹那,这片“白云”便被剑气绞碎,化作一缕缕四散的白絮。
这一瞬间,夜宁子已挪出数尺之外,成功避开了这一记不知已蓄势多久的无漏之剑,没有直撄其锋。
视线被遮的红影剑势也偏了几分,将燕垣通判与监寺和尚,连带簇拥着他们的两名重铠甲士,如裁纸般从上至下劈成两半。
剑势已尽,红影轻盈地落在光润的青石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