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我的祖先是神仙 > 逢(第2页)

逢(第2页)

——

我们到了“木槿堂”,它的坐堂大夫名为宋槿,是民间首屈一指的大夫。今早祖母已顺便让府中大夫替我把过脉,只是除了有些体寒外,其余皆没什么问题。不知来此处能得到什么结果。

今日来看病的人还不算多,没过多久便轮到了我。按例来说,问诊大夫需在另一间屋内接待病人,我便让翠翎在外头等我。

进门坐下,宋大夫便开始替我把脉。

“从脉象上来看,你有些体寒,要调理调理。可还有其它地方不适吗?”宋大夫把完脉后说道。

“嗯,是这样。但是近些日子,我的记性差了许多,甚至是一连几天的事都记不清了。宋大夫,您可知这是怎么回事?”

“就我的经验来看,大都是老人会出现这种病症,可你年纪轻轻,怎么……”宋大夫沉思了片刻,颇为不解,“近日来,你可有受过什么伤?”

我回想了一番,就我现存的记忆来看似乎并没有,便如实回答。

宋大夫不由得蹙了蹙眉,道:“若是这样的话,还有可能是吃食上出了问题,或是用了什么香料之类的。”

她说到这儿,便停下来注视着我,话点到这儿我也明白了,谢道:“日后我会留心的。”

她点了点头,接下去说:“当然,也有可能是你自身思虑过重、心情不畅所致,我可给你开一副方子,你试着调理调理,你看如何?”

我确实有宋大夫说的这些问题,便欣然接受了。然后我又问了她几副调养身体的方子,想着待母亲的病好了之后再给她试试。

临走时,宋大夫对我说道:“代我向林老夫人问好。”

我笑着道谢:“承蒙挂念,必会转达您的心意。”

出来时翠翎问我情况如何,想起之前是告诉翠翎来这儿求为母亲调养身体的方子的,于是我便朝她挥了挥手中的方子,说道:“问到了,我们再去抓药吧。”

翠翎将方子接过去,看了几眼便道:“这上头都是夫人要用的?”

我解释道:“方才宋大夫顺便替我把了脉,说是有体寒之症,不过只吃几副药调理调理便好了。”

今早我未让大夫替我开方子,这个方子倒是可以借此蒙混过去。翠翎也没再问起什么。

我们在“木槿堂”抓完药后,便折返回府。只是一路上我的心还是惴惴不安,像是有了一块空缺处。

——

刚进府,一丫鬟便走上前来将一封信递给我,说道:“这不知是谁派人送来的,只是要我交至您手上,说您自会知道的。”

翠翎将信接了过来递给我,这是一封信——上面绘着海棠花,娇艳欲滴——看来是晏观给我的。

回房后,我将这封信拆开,里头的信纸上只写着短短一句话:明日还望故地一叙。

这倒不想他平日的作风,尤其是“故地”二字。“故地”指的便是青园——这是我二人第一次相逢的地方。只是今日如此一说,反而像是防着谁。

无论如何,明日一问便知。如此想着,我便放下手中的信笺,将它收好。抬头一看,按上青釉瓶中的梨花已然凋谢了,只剩几朵顽强地抓着细枝,尽管它们已经耷拉着头,摇摇欲坠。

我抬头问一旁的翠翎:“这花都要谢了,为何还不更换?”

翠翎答道:“春宴那日我问过小姐要不要将这瓶花换下,小姐当时说等您吩咐时再换,小姐,难道您不记得了?”

翠翎说的这件事,我完全没有印象。只是眼下我还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一来她是个心善之人,我不想让她跟着担心;二来,翠翎从前一直服侍着祖母,情谊深厚,我进京后祖母让她好好照料我,此事一出,她出于责任难免不会告诉祖母;三来即使她不告诉祖母,她又偏偏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只怕是难逃祖母的火眼金睛。所以,还是暂且瞒着她或是将症状说轻些为好。

“你瞧,我反倒将此事忘记了,你去将花换了吧——你捧着的盒子里装着什么?”

“这是春宴上皇上赏赐的香丸,我正要放进熏炉里呢。”

我伸过手去:“我瞧瞧——你先去换花吧。”

翠翎应声将案上的青釉瓶端走。我将紫檀香盒打开,一股淡淡的香味飘出,绵甜又混合着各种花香,香气慢慢弥漫着,甚至裹挟着几缕清冽的微风。盒子里放着几粒小巧又精致的香丸,每一粒都雕成各色的花形,赏心悦目。

看着这盒香丸,我想起宋大夫说的话,重新将盒子盖上。

等翠翎回来后,我嘱咐她日后房内不用再熏香,吃食也需注意着些,她虽然有些疑惑不解,但也是照办了。

这次的瓶中插了些杏花,蓓蕾次第附在枝条上,怯怯地垂着头,却不掩盎然的生机。

我爱花,却独独爱它欲放未放时,这并非一份完整无缺的爱,也或许,是我所倾注的爱意,只在某一时刻才会全然显现,不掺一丝杂质。可若说我不爱它们绽放、枯萎那一瞬,这又非全貌。尽情争妍时,那一刻的惊艳胜过了爱;生命将尽时,那一刻的怜悯压过了爱。

只是望着它们,我总会思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也会枯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