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七十年代小知青 > 工分(第1页)

工分(第1页)

县里安排了栅栏式的卡车运送他们,二十多个人和行李都在车上,有些拥挤,有的知青从老远的地方过来,像是要把家都搬来一样,身上背着个巨大的被子,一左一右肩膀上挎着大包,两只手里还提着东西,行李都快把人给埋了。

相比起来,杨家彤感觉自己的行李少得可怜,人家再少也有两个包。

她跑得快,寻了个角落的地方蹲着。

从县里到公社的路还算平坦,是砂石路面,抬头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倒是比坐客运汽车舒服一些。

车子径直送他们到公社门口,把人一放下,就开走了,徒留一群知青们和对面蹲着坐着的几个大老爷们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

“人都到了,你们把证件资料给我登记一下。”公社政府有两人搬着桌子出来,“名单都分配好了的,你们在这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然后去找对应的大队,跟着他们回去。”

一张白纸上有用毛笔抄录好的名单。

杨家彤这时候已经找到组织了,正一屁股坐在牛车上,背靠着行李袋,感觉身子骨都要散架了。

“大舅,你帮我去看看,我实在不想动了。”她推一下旁边站起来的人,有气无力道。

秦满仓看着外甥女眼睛都闭上了,无奈,只能自己挤过去瞅了两眼,他认识的字不算多,这名单也不知道是谁抄的,笔锋有些潦草,他大眼瞪了好一会儿才看到外甥女的名儿,然后背着手慢悠悠倒腾回去。

“满仓,你城里妹妹家这是又送了个闺女来?”他回去,边上有个汉子挑眉,八卦地问道。

年年都是差不多的人来接知青,去年他们就知道有个姑娘一来就喊秦满仓大舅,今年又来了一个。

“嗯,都是下乡,到我们大队还有亲戚能照看。”秦满仓点头,看到外甥女被晒得头都缩起来,想起他出门的时候专门多带了个草帽。

从牛车上的筐里翻翻找找,递过去,“把帽子带上,你还有水喝的没,没了我去公社大院里给你装一杯出来。”

回去路上还得花一个多小时呢,这天气晒得人汗流不止,没水喝可不行。

“还有,中午在县里知青办灌满了水。”杨家彤拿起帽子,给自己使劲扇了下风。

她现在浑身黏糊糊的,还在不停得出着汗,失策,早知道她应该挂一条湿毛巾在脖子上的,还能擦下汗。

跳下牛车,走两步去和牛挤蹲在树荫下的那一点点阴凉里。

水南大队今儿来的这头牛是一头黑色的大水牛,巨大的弯角在头上,杨家彤现在看着一切有关农家的事物就亲切,摸了摸牛角。

水牛最是温顺,温和清澈的大眼睛看了她一眼,卧着的两条前腿动了动,面前放着有青草在慢慢咀嚼着。

“差不多了,把人喊过来带回去吧。”柳圩大队的大队长站起来,一抹额头上的汗水,商量道。

“是嘞,我们大队离得远,回去得三四个多小时,正好赶上吃饭。”东山大队来的是他们书记,今天来公社办事正好接人,嗓门最是洪亮,说完立马朝着对面的人喊道:“知青同志们赶紧找到要去的大队,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东山大队的到我这儿来。”

“柳圩大队的来这儿。”

“水南大队的过来。”

“周坪大队在这——”

“……”

一人喊一嗓子,知青们就像找到鸡妈妈的小鸡仔,听到自己的大队所在赶紧拎着东西过去。

杨家彤已经回到牛车上占据好位置,看到走过来的两个人,微微有些惊讶。

对方也和她一样惊喜。

“哎,就我们三个啊,真的好巧。”

“是好巧。”杨家彤微笑道:“我叫杨家彤,57年的,今年高中毕业。”

中午在县城聊了一场,对两人的感官都还不错。

小个子寸头男扬起热情的笑容,道:“我是阮杨,比你大一岁,也是高中毕业的。”

热门小说推荐

大豪门
不信天上掉馅饼大豪门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