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了,总还有下一批知青会到,他们能吃上也是好的。”
杨家彤注意到窗口的动静,好奇地抬头看了眼,看看这么好心的同志长什么样。
“行行行,我向领导申请一下,你们打好了就去吃吧。”婶子被磨得不行,无奈点头道。
“谢谢婶子,我昨天一来就知道您是个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可惜我只是知青,不然等你们单位评优评奖的时候一定给您投上一票。”
那人笑嘻嘻说完,和同伴们一起呼啦啦地去餐桌上,然后一齐往杨家彤这儿来了。
杨家彤:?
“同志,你是今天新到的知青吧,也是去集水公社的?”
“对,你们也是?”
“是啊,我们昨天到的,说是今天出发去,在知青办这边的招待所休息了一天。”
杨家彤可算看清刚刚和打饭婶子拉扯的声音的主人了,个子小小的,寸头,五官平平无奇,但是脸上洋溢着的自信青春的笑容让人目光不自觉地多停留几秒。
“你这是刚去了国营饭店买的肉包子吧?真大一个,馅也多,看着就好吃。”其中的一位女同志开口了,眼巴巴地看着她手上吃了一半的包子,就着这个香味边看边猛猛喝粥。
“没,自家带的。”
“这么热的天,还没坏呢。”
女同志面露惊奇,她来的路上也带了几个,但是怕坏,在火车上早早就吃光了,后面啃了几天噎死人的干粮。昨儿一下站就直奔饭店买了三个,狠狠吃了一顿。
可惜昨天吃的开心,今天就舍不得吃了,钱和票可都得省着用。
其他人也是就着包子的肉味喝粥,觉得粥都变好吃了。
粥很快喝完,有人放下饭盒,随意问道:“我们是京市的,你是哪儿的?怎么就你一个人?”
“我安市的,自己来的,所以就一个人。”
“安市?安市!”那人还在想安市是哪儿,忽然反应过来,心中一顿,眼神看向身旁的伙伴确认完,眼神里瞬间充满羡慕。
本地下乡呐!
真是够让人羡慕嫉妒恨的!
杨家彤收到对面羡慕的灼热目光,面不改色地吃完喝完,然后过去装了凉白开,冲洗一下茶缸。
这期间有三三两两的人进进出出,坐在她旁边的京市四人组来的时候已经把行李都提来了,外头太晒,他们吃完也一直留在这儿,能相聚就是缘分,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忽然外面又来了一波人,这波看着就是刚下火车新到的,就像打了霜一样无精打采、面目憔悴。
“你们当中去集水公社的,赶紧吃点饭,吃完就得出发了。”人群后跟来一个健壮的中年男人,声音粗矿地喊道。
他这一喊,人群里有几个人动起来了,步伐加快,行李往边上一靠,冲到窗口去打饭。
杨家彤这些早就吃完,在悠哉休息的人,就盯着他们吃,等吃完就该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