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七零年代小知青 > 上工(第2页)

上工(第2页)

杨家彤迅速数完,“我数了刚好有二十四列,咱们一人干六列吧?”

“行,那就这样分。”

说是零散分散的小块地,这只是相对全队的耕地面积来算,这会儿人站在这里,放眼望去入目的全是绿色的玉米苗,风一吹卷起一阵绿色的波浪。

粗略估算,一列得有两三百株玉米,光是掰完一列就难。

杨家梅站在她旁边庆幸,“还好学你的出来前带了毛巾。”

她把毛巾往鼻梁上一围,看准地儿直接冲上去掰。

杨家彤也不甘落后,把东西都放好,毛巾一系,也上前,玉米长得快有她高了,叶子刺刺的,在裸露的皮肤上刮来刮去会很难受。

她看准玉米棒,一手扶杆一手一掰,掰下往外面地上一扔。

一株就一两个棒子,掰了十几株觉得不顺手有些慢,调整了下方法,直接对准角度玉米棒子一拉一拽就下来了。

太阳缓缓升高,杨家彤一口气干完一列,这才双手撑膝使劲喘气,坐下来喝了两口水,毛巾擦擦汗,用帽子扇扇风,久等不见四姐从这列冒出头来,干脆先捡了一担玉米棒子挑到晒坪去。

她感觉还是有些高估自己的肩膀了,昨儿本就挑了几担水,今天肩膀的痛感更是实打实的不容忽视。

无奈之下,只能把毛巾垫在肩上,深吸了口气一挑挑上去。

挑担子还有些不熟练,摇摇晃晃地往晒坪去。

秦外婆拔玉米皮的间隙抬头,看到自家外孙女挑着东西来了,赶紧站起来,“家彤,你这么快就挑来了,快坐下休息休息。”

她忙把自己的大茶缸拿出来,“喝口水。”

杨家彤没接,“不用,外婆我自己带水了。”

秦外婆凑近外孙女,压低声音叮嘱道:“你们刚来,干活不用这么死心眼,慢慢适应着来,别一下子把你身子累坏了,你们还年轻。”

“好,外婆,我就干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杨家彤好笑地跟小老太太答应道。

秦外婆满意地看着外孙女走远,再次坐下,手上动作干得飞快。

边上的老太闲聊道:“难怪你家老大他们昨天说秀兰家这孩子干活行,现在看来是真不错。”

这会儿晒坪上的玉米还没多少呢,就一些壮劳力们挑过来了,堆了小块地,再就是杨家彤挑来的。

“那可不是,我家满仓他们说的还能有假,我家的人个个都能干,小彤自然也不例外。”秦外婆自得道。

那人说笑着,刚想往秦外婆那看去顺便调侃一句,就看到她两手纷飞速度飞快,“你这老婆子,干那么着急做什么!”

秦外婆嘴角一勾,头也不抬,“哼,你懂什么,我家人多,不得多挣点工分啊。”

她这话一出,晒场上坐着的十几个老太太们也都把玉米棒子往自己身前抢,手速快起来,显然也是想争口气多挣点工分的。

虽然她们这群老弱群体分来这儿,但这也不代表她们就舒服了,仍然是一天没停地干,工分能多挣一个是一个。

杨家彤一连挑了两担子玉米过去,另外两人也开始挑着玉米往晒场去,她正要拿镰刀先割一茬玉米杆呢,才发现大家是一行行掰的,更好装筐,而她姐现在正瘫在地上休息,眼睛都没睁开。

她没过去打扰,决定磨会儿洋工,边砍杆边掰几根玉米。

烈日当头,大家汗流不止满脸通红,还没干完一半,生产队的记分员已经开始计分了,大家都是两分或三分,杨家彤上午干劲挺足,拿了个三分,下午可能就更少了。

回去的路上,大家明显脚步沉重了很多,累的。

“你去,摘两根黄瓜,两个茄子,再摘几个红辣椒。”杨家彤指挥道,然后自己坐在屋檐下的小凳上剥蒜头。

茄子洗干净,切上两刀装盘放进蒸饭的锅里蒸,黄瓜拍几刀切好,调了个酱,简简单单的一个拌黄瓜一个蒸茄子蘸酱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