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东深知现场勘察才是破案的关键。
在他破获的数十起重大案件中,很多都是通过重新审视现场物证找到突破口的。
“物证不会说谎。“
姜东常对新人这么说,“嫌疑人可以编造不在场证明,证人可能记忆模糊,但现场的每一个痕跡都在如实记录案发时的情形。“
“特別是足跡、血跡分布这类客观证据,往往能还原出最真实的案发过程。”
“正因如此,即便面对如此厚重的案卷,姜东依然选择从最基础的现场照片开始重新梳理。
第一张照片展示的是案发现场的入口。画面中,一扇老旧的木门半开著,门框上的漆已经斑驳脱落。
在门右侧的地面上,蜷缩著一个中年男子,他的表情在照片中显得有些模糊,但肢体语言明显透露出极度的惊恐。
姜东的眉头微微起,指著照片问道:“这就是报案人?“
“没错。“
?
小汪凑过来看了一眼,解释道,“当时他嚇得直接晕过去了。”
“后来做笔录时他说,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
“我们赶到时,他还在不停地发抖。“
小汪顿了顿,补充道,“这张照片拍得很及时,完全保留了原始现场的状態。“
姜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往后翻看。
接下来的照片拍摄的是室內场景。
这是一栋位於城乡结合部的二层自建房,典型的“三梁村“建筑风格。
客厅地板上躺著一具幼小的尸体,从体型判断不超过十岁。
令人心惊的是,孩子身上的伤口非常集中一一颈部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周围喷溅的血跡呈放射状分布,几乎覆盖了大半个客厅的地面和墙壁。
“颈动脉被完全割断。“
姜东轻声说道,手指无意识地敲打著照片边缘,“这种伤口会造成瞬间大出血,受害者几乎没有反抗的机会。“
照片中暗红色的血跡在闪光灯下呈现出诡异的反光,有些已经凝固成黑色的血块,有些则保持著喷溅时的扇形轨跡,无声地诉说著当时的惨烈。
第三组照片转向了客厅右侧的臥室。
臥室门大著,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並排躺著两具成年人的尸体。
从衣著判断应该是一对夫妻,都穿著单薄的秋衣秋裤一一三月初的天气虽然还有些凉意,但已经不需要厚重的冬装了。
男性死者仰面躺著,双手呈防御姿態举在胸前。
女性死者则侧臥著,一只手伸向门口方向,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试图保护什么。
男性死者的户体仰臥在臥室中央,他那件浅色睡衣的前襟已被鲜血浸透成暗褐色。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从锁骨到腹部区域布满了数十处刀伤,这些伤口如同扭曲的蛛网般纵横交错。
每一处伤口的走向都截然不同一一有的呈垂直状自上而下,有的则是斜向刺入,更有几处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撕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