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重生之夫郎归 > 第四十八章(第1页)

第四十八章(第1页)

每到节庆时节,府城最大的酒楼汾泸楼就一座难求,此时顶楼雅间之内,两位耄耋老者相对而坐,执棋对弈。

粗略扫去是高手对弈现场,仔细一看,棋盘只是道具。

执黑子之人只放了一半心神在棋盘之上,时不时饮上一口热茶,对面之人在他喝茶的间隙,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改棋,将围困自己的黑子挪了两格。

“姓裴的,该你了。”刘大山催促。

裴寰不用看都知道刘大山干了些什么,假装没看到,随意放下一子,就把改动过的棋盘重新打压了回去,低头吹了口热茶。对手的敷衍惹急了刘大山,自己先不干了,双手一推,棋盘上的棋子哗哗响,黑子白子混做一团。

“和你下棋没意思,不下了。”

“和我下棋没意思,还回回叫我出来,铁打的棋局流水的理由,今儿中秋下棋,明儿元宵的,我看你就是心里挂念那破灯笼。”

要说那灯笼到底是何其精巧绝伦,裴寰没见过,便就当是个花哨些的花灯,想不通刘大山到底为何如此执着,做的时候也藏着掖着,给出去后才跟他说有这么一个东西。

“怎么就破灯笼了。”听他贬低自己的作品,刘大山的眼睛瞪大,但又不想承认对花灯的重视,生硬转折,嘴硬道:“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做的小东西,算不得什么,哪里值得我挂心。”

话是这么说了,但神情作态就是另一意思,浑身上下就属嘴最硬。

刘大山的嘴如同他的名字一般硬得很,在京中时没少得罪人,奈何技艺高超,他出身乡野,得裴寰荐举入的工部,裴家是京都名门,裴寰既嫡又长,毫无意外是未来的裴家家主。

刘大山有这么一个出身豪族的贵公子护着,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不敢给他使绊子,巴结还来不及,但之后裴寰辞官,他与裴家关系不睦,在京里也没朋友,一下没了靠山,墙倒众人推。

刘大山在工部待不下去了。

裴寰前脚踏出京都,他后脚就跟了出去。

和他混在一块大半辈子,对方的臭脾气也不是一天两天,裴寰带着复杂的意味轻轻嗤了一声,没和他掰扯,越掰扯刘大山越上头,棋不下就不下了,

“要我说,你想找能解开花灯的有缘人,当初就不该把灯给别人,拿在自己手里,全国游历,今年在安平,明年在兴源,广撒网快捞鱼,怎么也比现在这样钉死在安平府好。”

至于京城这等聚集人才之地。

他俩对京城没什么好记忆,自不会去。

裴寰数次对刘大山抛出周游各国的计划,刘大山不答应,裴寰耿耿于怀。

谁知这话一出,跟戳中刘大山身上的复读穴位一样,点了炮仗一样开始叨叨:“怪谁,还不是怪你,要不是你不告而别辞官,我用得着辞官么,我不辞官就不会流落异地,不流落异地就不会饿得半死去做劳什子灯笼。”

一说这个刘大山就来气。

要辞官提前告知他一声也好,新帝上位,他个太师提桶跑路算什么事。

循着踪迹一路追,二十几年前的世道可不太平。

到了安平穷得袖口兜风,只能原地驻扎,给一家灯笼作坊当师傅。

想他辞官前也是个正六品主事的官,当真是虎落平阳。

裴寰还算有点良心,听说刘大山出了京都,在刘大山做灯笼不久后寻过来。

刘大山质问裴寰为何辞官,裴寰说厌倦官场,要过闲云野鹤的日子。

裴寰说的时候手里提着蟋蟀笼,满不在意,刘大山还真以为他是自个想退,直到这么多年过下来,暗暗琢磨出点意思来。

裴家姑娘是太子妃,太子继位就是皇后,裴家文有裴寰,武有安南侯裴大将军,妥妥的外戚干政之势,皇帝心腹大患。

裴家弃文选武,裴寰跑了,小辈从军。

新帝满意裴家的识相,放心地把兵权交到了裴家姑娘所出的皇哥儿手里。要是裴寰还在朝堂,皇帝夜里都要睡不着觉,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想着如何灭外戚。

裴寰与刘大山重新见面后,裴寰提议游历山川,彼时刘大山做灯笼做出了趣味,又有先前流落的不好经历在,不肯离开。

裴寰因不告而别心中有愧,依着人一道隐在闹市。

一个当土财主,一个做灯笼匠。

做手艺的人爱钻研,刘大山沉迷做灯笼后爱琢磨,合着以往做机关物件的经验,捣鼓出不少新鲜玩意,打出了名气,他和裴寰混在一块,当地的官员望族恭敬着他们二人,民间不知怎么就传出了他以前是宫廷匠人的说法。

就在两人翻旧账,拌嘴拌得最激烈时,窗外亮起红光,空中惊现火红赤凤。

“今年的灯会还有火戏?”裴寰转头跟刘大山说,一看,嚯,刘大山哪像一个七老八十的人,嗖一下窜到了窗前。

火红的焰火照亮刘大山激动的脸庞,“有人将我的机关破解了,那是我做的焰火,快快快,赶紧去灯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