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的大胖店、盒马的鲜生店基本上都是“餐饮+超市”的集合体,是一个标准商超。
而叶黎的定位可以看作是标准店的缩小版和补充,大概类似于胖东来小胖店、盒马mini店那种定位。
主要服务于郊区、城镇及大型社区。
选址更下沉,租金成本相对较低。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备规模和复杂性远低于大店,不需要那种悬挂链之类的重型设备。
所需员工数量大大减少,人力成本也更低。
这个起步战略对于叶黎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
“栗子姐你为啥不再找集团申请一笔资金呢?这样你就不用贷款了。”
“这个不行,我的额度就那么多,集团不会给的。”
苏澄觉得会给的。
就凭去年过年叶黎给老东西送的茶叶和烟酒,叶黎就能在前进者计划上多拿好几千万,九位数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叶黎并不清楚。
“行吧,那你可以先找着,有困难就跟我说,我来给你解决。”
“哟哟哟,咱们苏总掌握什么经济大权了啊?”
“那倒也没有,我只是觉得k11的权限应该更高一些吧,集团多少家金融机构还给你办不了这个事儿啊?实在不行我在澳岛也认识一个银行的朋友。”
“不用,银行我已经找好了,不过我还在筛选哪个银行的利率和优惠更好。”叶黎朝苏澄撅了噘嘴:“你以为我在求人啊?”
苏澄还真以为叶黎在为钱发愁到处求人。
“哦,我用得着求人吗?”
“确实,咱们栗子姐是谁啊?”
“呵呵,你知道就好。”
火锅店里,人声鼎沸。
锅底的红油‘咕嘟咕嘟’地翻滚着。
周遭的一切喧嚣被隔绝,两人的餐桌上自成一个安宁而温暖的世界。
苏澄负责硬菜,毛肚要“七上八下”,算着秒数在最脆嫩的瞬间捞起,稳稳地放入她的碗中。
虾滑要等浮起来再煮一会儿,苏澄会耐心地撇去浮沫,确保她吃到的是最清爽的口感。
叶黎则会在苏澄专注于涮肉的时候,把煮好的玉米和土豆片捞出来晾着。
当苏澄吃得酣畅淋漓微微冒汗时,她会顺手抽出一张纸巾递过去,而他总能恰到好处地接住。
两人的交谈是碎片式的,轻松且毫无压力。
上一秒两人还在吐槽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下一秒就因为苏澄把鱼丸错当成虾滑而笑得前仰后合。
两人之间没有需要费心维系的话题,可以说任何想说的话,也可以随时陷入沉默,享受一起咀嚼食物的简单快乐。
有时候他们会相互对视一眼,在彼此被蒸汽熏得有些模糊的脸庞上,看到最放松、最真实的自己。
在这种状态下,舒服不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种流动的氛围。
不必伪装,不必客套,不必担心说错话,甚至不必说话。
心灵上的交流胜过千言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