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们不觉得有什么,但被苏澄这么一说,反倒有些细思极恐。
好像確实是这个样子的。
让大佬们为这本作品来背书,能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这本书的影响力,起到1+1>2的效果。
“我跟你们说,就这种人文社科的作者最功利了,他们都是相互给对方写推荐语的,甚至还写序。”
“就是为了卖得更好,版权费更高。”
国內的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苏澄压根都不想说,比这些原著作者更没底线。
为了沽名钓誉,一些“小有名气”的臭鱼烂虾上赶著给人家的作品写序。
还理直气壮的叫“推荐序”。
真的太不要脸了。
值得一提的是。
《影响力》这本书苏澄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两遍了。
其中第5章就是专门讲“权威”这个东西的影响力。
无论男女,只要长得帅,长得漂亮,那就会被脑补出一些美好的品质。
无论是谁,只要穿上白大褂,那就增加了很高的可信度。
只要有一大堆头衔,那这个人就是牛逼,接下来说的话全都可以信以为真。
原著作者的正文里面並没有【推荐序】这种东西。
他自己就在书里写了这个东西,总不能搞一大堆,然后让读者读到第五章的时候反过来去骂他,哦原来你也用了啊!
苏澄扉页这个展开页,还有封面的背部,这些应该是出版商给原著作者整的。
原作者知不知道自己这本书是这种装订,苏澄猜测应该是知道的,是一种默认的態度。
因为在出版这个圈子里,尤其是国外那种写人文社科的作者,基本上大家都这么搞,你不这么搞就卖不出去。
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不让別人给他写“推荐序”,也不在封面正页印各种推荐人,而是放在背面?
刑雨媛听了苏澄的解释,感觉突然进入了一种顿悟状態。
这个东西一直都有,只不过她没发现。
“那这本书我还能不能看了?”
“能看啊,这本书挺好的。”
“你看过?”
“对,大二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
刑雨媛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
她大二的时候在干嘛?
好像自己那会还在为绩点发愁?
就好像现在一样。
“所以我们要用『权威来做营销吗?”
“是的,对於牙膏这个商品来说,权威是最合適的。”
“你们在淘宝上有没有刷到过,5个牙科博士录的小视频,联名推荐某个牙膏?”
“好像有点记忆,是不是说北大口腔医学博士,然后五个女孩子穿著白大褂站在一起拍的视频?”
“对,就那个。”
“等等等等,我好像也有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