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归尘锻法,傀儡炼剑
烈日高悬,暑气蒸腾。
清玄城的大阵今年似乎取消了气候调节功能。
悟道树的浓荫下,多了一方黑的锻台---正是金笼关贏得的二阶上品海晶寒铁锻台,壁面幽光如蛟龙游走,时隱时现。
聚火法阵的灵光已经暗淡,不再汲取那十八颗中品灵石的灵力。
锻台上,一块青墨色的灵材正缓缓冷却。
此时的陆归尘褪去了一身飘逸的长袍,只著素色短打。他手握一柄银色锻锤,对著灵材精准敲打,每一击都沉稳有力。
法力抵达九层圆满后,便只剩下这打磨法力一途。
璇璣宗的《乾坤锻天诀》独闢蹊径,这“打铁”,正是淬链精纯法力的不二法门。
此法非是静坐运功可比,它融入器修根本,讲究功行合一。
就如墨无痕的礪剑凝神,柳青宵的丹火控微,在反覆捶打中,功法运转的路线、灵力催动的节奏,无不在磨礪著肉身与丹田。
一阶灵材已无法满足锤链的需求,即便极品也不行。他只能熔炼二阶灵材,在一次次耗尽力气的捶打中,压榨著筋脉和丹田的极限。
力竭便服丹,或引地脉灵气恢復,周而復始,无有捷径。
他能感知体內法力奔涌如潮,却因未生神识,无法“观”其全局,更湟论优化。
此乃纯粹於筋骨气血间的反覆锤链,近乎本能。
夜色攀上悬崖,陆归尘熄灭了锻台,於渐浓暮色中盘膝而坐,调息恢復。
一个清洁术拂去尘埃汗渍,他换上洁净长袍。
筑基两大难关清晰:法力之关,须日夜锤锻,臻至无暇;
法印之关,则关乎天赋与悟性,於神识初生一刻,在丹湖烙下本源印记,將奠定日后道途根基与战力的高下。
灵茶一壶,夜风习习,长明灯高悬。
石桌上几枚玉简静静排开---宗门前辈筑基心得、神藏阁抄录的典籍、程不弃的赠礼。
无疑,宗门代代相传的经验最为珍贵。那是一个集体几百年来传承有序,无私积累下来的智慧和经验,多数人甚至修行著同一部功法。
陆归尘起初打算每夜读上两篇,可有些记录却让他读了何止两夜,
玉简上第一篇即是开山祖师的筑基心得。
陆归尘主修功法《乾坤锻天诀》正是他所创,也是璇璣宗门上下大多数弟子的主修功法。
他了整整三个晚上逐字推敲。这门璇璣弟子共修的功法被证明结丹艰难,至今无一成功,最近的实例便是大长老功败垂成。
他逐字逐句细读了记录,对照自己的金、火法则感悟,虽觉深厚,却未得破关之钥。
他又细细对比著读了当今宗主和大长老的筑基心得,毕竟证丹时一成一败,很有参考意义。
但他发现两人对金系和火系的法则理解大相逕庭,他不敢肯定这是否对结丹有影响,毕竟宗主最后是换了他法证丹的。
明玉琢的记录验证了他曾经的猜测:这位师叔修行的確实不是本门的传统功法,筑基提到了灵兽的相关的精神烙印,再想起她那条大黑蛇,应该是御兽法门。
最后便是林素良的记录。
这位师妹心细如髮,是少有几个详细记录法力凝液过程的修士之一,將法力凝液的整个过程、
包括每个细微转折点、危险徵兆及丹药服用的时机都详尽描述记下。
大部人更专注的对法则的理解詮释以及烙印如何选择,她反而几笔带过。
“这便是宗门的意义吧!”陆归尘轻啜一口灵茶。
万载大宗根基难撼,散修纵获传承亦常困於关隘之前,其深因莫过於此,这份体系化的积淀与有序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