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月为了日后能有合心意的话本子看,毫不藏私的把想法对着何令芳全盘托出。
何令芳听着辛月的话,眼睛越来越亮,瞧着辛月的眼神也越来越亲近,等辛月说完,她看辛月已经比看自家妹妹还亲了,忍不住抱住辛月激动的说:“月娘,你的想法太好了,简直想到了我的心坎里!你怎么这么懂我,像是我的亲妹妹一样。”
辛月被抱住先是一僵,不过她在现代也常和好友搂搂抱抱,很快就习惯过来,很自然的回抱着何令芳笑着说:“我同芳姐姐天生投缘吧。”
“嗯!定是这样!”何令芳抱紧了辛月连连感叹:“你就是上天送给我的妹妹,还好我走前认识了你,要是错过了和你相识,那一定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辛月也喜欢何令芳,性格大方又细腻体贴,对辛月明明家世悬殊,却也没有一点架子,能认识何令芳,交到这个朋友,辛月也很高兴,便说:“我也是,真庆幸认识了芳姐姐,可惜咱们才认识,过不了多久你就要走了。”
何令芳一听也失落起来,郁闷的说:“是啊,日后离得那么远,怕是很难见面了,只能常常通信,到时候我会常常给你写信,你一定要回信给我哦!”
“好!等芳姐姐的话本子印刷出来,一定要寄给我看!”辛月郑重的点头应下。
说来也巧,收到何令芳的信时,辛月还感叹在古代也能交上笔友了,没想到虽然很快就面基上了,可最后还是真的成为笔友了。
两人又抱了一会儿才分开,何令芳瞧着辛月认真的说:“月娘,这种好主意你就白白送给我了,你放心我定然不会让你吃亏,这生意不用你出本钱,就算你用这点子入股,将来这话本子生意有了利润,我分你两成利。”
辛月没想过对何令芳藏私,更没想过出个点子就要股份,忙摇头拒绝说:“芳姐姐,我只是动动嘴罢了,怎么能要你的股份。”
何令芳却满脸严肃的说:“月娘你还小,不知道经商一个好点子有多重要,日后可不能这么傻,好好的点子就白告诉别人,你不告诉我我根本想不到这门生意,将来你长大了自己都能做这个生意,说不得我只给你二成股份都是占了你大便宜。”
辛月见何令芳这么认真,便想那日后大不了自己再告诉她些写作题材,毕竟以自己十多年的书龄,见识了那么多现代层出不穷的各式小说题材,定然还能给何令芳帮上许多忙,便没再拒绝。
何令芳这才满意的笑起来说:“日后你就是我的小合伙人了,等我回京城把铺子开起来,便找官牙拟书契,到时候寄过来给你签字。”
辛月便点头应好。
何令芳瞧着辛月越看越顺眼,怎么会有这么聪明的小姑娘,还好杨姨心疼自己吃不下饭,从她家求了炸鸡,使自己和她产生了交集,不然自己还沉浸在如何找个好夫家的思绪里,这辈子怕是当定了谁家后宅里平平无奇的何氏了。
锦绣阁的门外来了几位男客,见店里有十几岁的女客,不敢唐突的进来,何令芳瞧见了,便说:“来客人了,不耽误你做生意了,我先回家了,月娘你这么聪明,以后关于咱们的话本铺子,要是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一定要马上告诉我哦。”
辛月忙点头,亲自把何令芳送出去,见她上了她家的轿子才回身招呼客人,这几位客人里倒是还有个眼熟
的,领头的竟然又是那位书袋带货大户余知味。
第54章
“小掌柜,我又来了。”余知味笑着和辛月打招呼。
辛月这几天都见他第三回了,这频率着实有点频繁,如今铺子里男客会来买的东西,也就是书袋和人偶娃娃,书袋都是买给自己或者友人的,娃娃则是买给家中妻女或是姐妹的。
当初店里六个现货的书袋都是经过余知味带人来卖出去的,今日他不会还是带人来买书袋的吧?想着辛月便笑着问:“余公子今日要买些什么?”
余知味摇摇头说:“是这四位公子要来买书袋,我路熟,便把他们带过来了。”
说来也巧,这四位学子都不是潍县县城人,而是下面乡镇的地主富户之子,他们都是家里有钱的人,常打着去县城买书的旗号,跟家里要了银子,约着一块儿到县城来玩乐,顺便买些乡镇没有的新鲜玩意儿。
自从县试放榜之后,余知味的好友们纷纷得中,只有他自己名落孙山,余知味又跟他爹娘闹起来要退学,不愿继续读书。
他爹娘不愿意,说:“家里又不需要你挣钱养家,我们有钱供你读书,你就在私塾里好好念书便是,考不中就考不中,多学几年说不定就考中了,我们也不催你。”
余知味对读书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又不擅长这个,每日在私塾里坐着浑身难受,再说他都快及冠的年纪了,马上就该说亲成家了,难道还要在私塾里混日子吗?
余知味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了,非要退学回来找点儿事干,总不能以后自己靠爹娘养,妻儿也靠爹娘养吧,自己又不是什么废物。
可余知味的爹娘自己做生意虽挣钱,但却觉得这事儿又辛苦劳累,又没什么地位,虽如今不歧视经商的人家,可终归还是官员士子地位最高。
见余知味铁了心要退学做生意,余知味的爹娘也发了狠,说:“你要做生意也行,我和你娘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你也得靠你自己,我们不会给你提供一文钱的本钱。”
余知味如今每日不去私塾了,便日日赖在食摊上帮忙,想要哄得爹娘心软,好改了心意。
那几位乡镇的学子到了县城,先去了有名的余家小食摊上吃朝食,说话间被余知味听见了,他是个自来熟的人,见那四人说不知县城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便主动跟他们说:“那你们可来得巧了,咱们县城现在最时新的便是案首书袋,县城的学子都在买,货都卖空了大家都等着订货呢。”
辛盛怀疑那案首书袋的诨名是从余知味这传出来的,倒是真没冤枉他。
这四人都是那在学堂上混日子的,县试与他们没甚么关系,自然是没关注过今年的县试情况,便好奇的问:“什么叫案首书袋?”
余知味虽然不去读书了,可书袋他还日日背着,不装书本笔墨,装别的也是极好用的,他把自己身上的书袋拍了拍,说:“你们瞧,就是这个,今年县试案首的同款书袋,防水防潮又好用。”
说完还大方的解下来递给他们瞧,四人传递一番都觉得好,而且往常他们还总要去书铺里晃一晃,买一两本回去也懒得看的书交差,这次若是买了个书袋,回去便可以拿这个书袋交差了,便问余知味这书袋在哪买。
余知味没事儿干,干脆带着他们一块儿来了。
辛月听说又是被余知味带着来买书袋的,忙说:“这书袋没有现货,现在要订得等半个月了。”
四人都从余知味那里听说了这书袋得等订货,见说要等这么久,不仅没有不悦,还觉得这书袋确实是火爆,为了抢着做镇上最时髦的人,他们忙不迭的掏银子出来说:“给我们都订上。”
辛月收了钱写了订货单,那四人对店里别的没甚么感兴趣的,便和余知味道谢后去寻地方玩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