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去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一个个提著铜钱,立马就往箱子里丟。
许哲连忙阻止他们,並一一进行登记。
五十五户人家,没漏掉一个,收了七十余贯。
许家出了近二十贯,许青山整个人都不自在,因大半是李柔的嫁妆。
“大家都这么放心,也不怕我家捲款潜逃。”
“队头最讲义气,俺们信得过他,小郎君,你说说接下来的安排。”
“別这么生分,叫我许哲,阿哲都行。”
许哲讲了青山村咸鱼行动的安排。
採矿队,许青山负责,四十人,去最近的地方採盐。
铁匠队,吴勇负责,五人,负责打造铁製品。
採买队,大家推举火长刘毅,五人,负责採买废铁、铁矿、渔网、滤布等物资。
留守的妇孺,由李柔安排,收集草木灰、木炭,编织渔网。
“根据工作种类,进行公分统计,等村里赚了钱后,公分可以兑换工钱或物资。”
“大家的出资,视经营情况进行分红,按劳分配,公平公正。”
刘火长举起了手,“阿哲,我们都出去干活,如果有人窥视怎么办?”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大家有什么建议?”
“村里的小伙子每日苦练,上阵杀敌虽然差点,但巡视村子,对付小毛贼足矣。”
吴勇道:“十四岁到十八岁的有六人,可以接这个任务。”
郭大牛举手,“吴叔,我和蓉姐也可以。”
“也好,
接下来,我没空教导你,你们自己训练,巡逻村子。”
吴叔的生產任务艰巨,准备对小孩们放养。
“这样吧,少年每日一个公分,小孩半个工分,如果立了功,酌情奖励。”
他们似乎对公分不太热心。
“有没有人会识字算帐?”
许哲想稍微减轻负担,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这么多钱財,需要有人做公正,谁愿意来,也有公分。”
没人感兴趣,许哲只能自己拍板,“孙爷爷,就您了。”
“我,我不会管帐。”
“数钱会不会?”
“那倒会。”
“好,你就当青山村的监察长。”
孙胜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名头,但数钱,谁不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