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龙门港,卫军临时构筑的三道土墙已被攻破两道,一波又一波郑军潮水般冲向最后一道土墙,墙上的鱼竿钓子旗多次被轰碎又多次换旗重插。
敌人明显快撑不住了,可延平王的脸上却看不见喜色,刚接到消息,卫军广东水师攻占了屿和八罩屿,吴淑、林万侯退守柑桔屿,工部尚书谢贤阵亡。谢贤是跟随郑氏父子两代的老臣,一向支持自己,他的死对自己来说是巨大损失,可却没有时间悲伤,澎湖北部和南部同时出现敌人,必须立即应对。
“传令陈永华加强东宁防御、方祁部增援柑桔屿,其余诸军继续猛攻龙门港,务必于三日,不,两日内拿下龙门港!”沉思良久后,郑经作出继续攻打龙门港的决定。台湾的精兵大半被自己带出征战,剩下的昭义镇、建威中镇必须留守东宁城,不能再抽调,只能让前几日护送金门百姓前往东宁安置的副将方祁所部赶往柑桔屿增援。
“轰隆~轰隆~轰隆~”
“轰~轰~轰~”
郑军从陆地上和海上架炮轰击卫军的土墙,临时构筑的土墙被炸得千疮百孔。
“小牛犊都快翻白眼了,满都拉图那黑厮为何还不增援?”一等白利公、浙闽总督苏合忿怒地拿一等轮台公、两广总督满都拉图的肤色开骂,全然不顾自己同样是皮肤黝黑的黑汉。同为最早跟随莲大可汗起兵的心腹重臣,他与满都拉图的关系原本十分要好,可危急关头,再也顾不得许多,索性破口大骂起来。退守龙门港后,他原打算形势不对便撤到海上,可忽然接到满都拉图派来的使者,说是广东水师已赶到澎湖、占领了屿。受此消息鼓舞,便再不肯退。奈何部下越打越少,打到如今已不足八千,更可怕的是,海上奔波加上作战的消耗,给养也出现不足。若援军再不至,全军危矣!
“轰隆隆~”土墙坍塌,出现一道大大的豁口。
“杀~杀~杀~”郑军从豁口处涌入。
“可恶~”苏合拎起大斧,率三百亲卫驭马杀向涌进来的敌人。“噗~噗~”锋利的蒙古弯刀割麦子般割下一颗颗人头。虽然又将敌人赶了出去,心里却明白,勇士们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撑不了多久。正在焦灼之际,身边的亲卫忽然欢呼起来,“大帅,援军来了~”
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又一艘的战船,南雄总兵王国栋奉满都拉图之命率一百艘船、五千兵马赶来增援。
“这黑厮终于来也~”苏合长舒了口气,猛然喝道:“都给本帅打起精神来,莫要让广东水师小瞧了咱们!”
及时赶来的援军令郑经先歼灭澎湖北部卫军、再攻打南部卫军的计划破灭。夜深了,心事重重的他无心睡眠,卧于帐中想着心事。
“藩主,武平伯求见”,亲卫来报。
“哦,让他进来”,郑经强打精神,唤刘国轩入内。
“卫军广东水师总共只有两万人,一路征战伤亡不小,又分了部分人马增援福建水师,如今澎湖南部的卫军估计只剩万人。臣以为,龙门港位于澎湖城和东宁本岛之间、易被封锁,可围而不打,断其给养,用不了多久,便能不战自破。当前最重要的是集中兵力打垮南部的敌人。只要击败南部之敌,龙门港的卫军便成了咱们的囊中之物”,一见面刘国轩便献出计策。
“观光(刘国轩字)说的极是,明日孤便命何佑、高奎率军监视龙门港,统大军先击败南边的卫军”,郑经长吁了口气。
——
八罩岛,又名望安岛,乃是澎湖第四大岛,当年郑成功率军途经此地,因海况平顺,更名为“望安”。可惜如今并不安宁,处处可闻炮火喧天。在延平王郑经的亲自指挥下,足足三万郑军从四面八方杀向这座小岛,仅仅两天,附近的将军澳屿、东屿坪、西屿坪、东吉屿、西吉屿等岛屿先后被占领,只有西北方的屿岛仍在卫军手中。
“传令下去,全军撤往屿”,凝望着不远处的郑军船队,满都拉图平静地下令。自从派南雄总兵王国栋增援龙门港后,他的手中只剩一万兵马,却一点也不担忧,此前已派快船给福建巡抚刘茂遐、福建提督李应明送信,要求他们尽快派兵马渡海增援,算算时间,也快该到了。满都拉图其实很清楚,海上不可测因素很多,偏航、飓风等都会影响援军抵达的时间。不过,百战余生如他早已将生死看淡,运气好、青史留名,运气不好、同样青史留名,又何惧哉?
这位猛将不知道的是,当郑军撤出金门后,刘茂遐、李应明便已着手准备渡海增援之事,在金门聚集了数万兵马。只是福建水师主力已经被苏合带走,留在金门的多是陆师,渡海远征,没有足够的战船护航是十分危险的。接到满都拉图的求援信后,二人还是决定赌一把,除了在平台一役上为自己积攒更多的功勋外,还因为朝中人人皆知苏合、满都拉图二将是大可汗少年时的玩伴,若见死不救任他们折在澎湖,恐怕会触犯至尊的龙鳞!仔细商量后,决定把剩下的水师全部派去护航。“全部”二字听着霸气,其实也只有总兵周彪、副将徐尚朝部四千人,降将苏勘部两千人,统共六千人、一百一十艘战船而已。不过,陆师的数量着实不少,搜集了五百余艘各类民船,运送韩天福、李玉彬、宋国辅、李发美、孙楷宗、陈重六总兵所部两万人马,由福建提督李应明亲自指挥,浩浩荡荡前往澎湖。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顺利攻下八罩屿,郑军上下欢声雷动。
“我军士气正盛,宜趁胜攻取屿”,刘国轩再次建言。
郑经点了点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兵发屿!”
然而,命运却跟这位延平王开了个大玩笑,次日凌晨,卫福建提督李应明率领的六千水师、两万陆师顺利抵达了澎湖列岛最西端的屿岛。之所以如此顺利,乃是因为内奸。此前被郑经派去守卫漳浦的副将苏勘见卫军势大,率众降卫。此人对台湾、澎湖一带的水道极其熟悉,对郑军的守卫情况也一清二楚,有此人带路,再加上郑军正在澎湖南、北两个方向激战,无法部署足够的哨船,李应明的军队得以有惊无险地抵达。有了这支生力军,卫军的战船数量虽然仍不如郑军,可陆师的人数已经不弱于郑军。
“浩瑞~浩瑞~浩瑞~”屿岛上欢声雷动。郑经脸色铁青,向诸将问计:“眼看大功告成,却不料敌人又派援军来,如今之计奈何?”
“藩主勿忧,我军水师仍占优势,只需寻机击溃敌人的水师,便能将他们的马步兵困死在岛上”,从柑桔屿赶来的定西伯吴淑献计。
郑经心里明白,吴淑这主意听起来慢,却是最有效的法子。敌人渡海远征,粮草军械全靠海运,澎湖离台湾近、离福建远,自己又有水师优势,若能击溃敌人的水师,他们的陆师无法得到给养补充,必然不战自溃。
“传孤军令,诸部轮流巡弋,着重攻击卫军的运输船,若发现卫军水师,务必紧紧咬住、及时送信,伺机歼灭之!”延平王缓缓下令。
刚下达完军令,郑经还没来得及缓和心绪,东宁方面又传来急报,再次给了他重重一击,“东宁总制使陈永华急报:伪秦王率卫军于四月十六日在鸡笼登陆,兵力约七八万众,连克鸡笼、淡水、南嵌社、哈仔难社诸地,正水陆并进前往东宁!”
不由得勃然大怒,“卫军于四月十六日登陆,为何至今才报?”
使者苦着脸回答:“禀藩主,伪秦王十分狡猾,登陆前先派水师悬挂咱们东宁的旗帜,封锁了台湾北部海域,鸡笼和淡水守军悉数被歼,沿途所遇渔船均被扣留,直到两天前才有哈仔难社番民逃入东宁,陈总制闻报后立即命小人乘快船通知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