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如此凌辱,他又能如何忍受。但当著太子的面大吵大叫,他又觉得不敬。因此,便选择官员受到弹劾时的通用方法,请罪。
殊不知他这一跪,却也打破了双方的剑拔弩张。
马士英跪倒,“臣,有罪。”
若是福王在位,凭藉拥立之功,怎么闹都好说。
然,如今御极的是太子。
大明朝立国三百年,儘管京师丟了,皇帝死了,可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天地君亲师,朱家,依旧占有很大的尊崇。
刘孔炤还按之前商量的那一套来,肯定是不行的。
马士英脑子转的很快,迅速作出反应。
朱慈烺静静的看著他们,两拨人互相不对付,对於他这个立足未稳的太子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他看向群臣,缓缓道:“谢家宝树,偶有黄叶;青驄俊骑,小疵难免。”
“正如《左传》所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眾臣躬身,听聆圣训。
“不过,本宫认为,適才诚意伯的话,不无道理。”
马士英眼前一亮。
东林党人,神色紧张。
刘孔炤不知所云,压根不知道自己哪句话说的有道理。
朱慈烺继续说:“诚意伯乃开国元勛之胄,与国同休。值此国难之际,诚意伯不拘泥於节,敢於毛遂自荐,这是多么大的勇气,更是多么大的好事。”
“毛遂自荐,解赵国之危。诚意伯自荐,本宫相信以其之能,定能解我大明之危。”
刘孔炤有点不敢相信,我这么优秀的吗?
当然……不是。
朱慈烺用他,主要是为了拉拢勛贵。
在南京,勛贵手中有著足够的权力。
抚寧侯朱国弼提督漕运,诚意伯刘孔炤提督操江,忻城伯赵之龙是南京守备勛臣。
其他的南京勛贵们虽然都是些废物,但他们扎根南京多年。还有在南京任职的北京勛贵,也需要施恩做做表面文章。
总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同时,压一压东林党,制衡朝堂。
东林党的老巢江南地区,是大明朝的钱袋子,挤一挤,总是能挤出钱来的。
“本宫决议,准诚意伯所请,著其入阁理政。”
刘孔赵没想到,太子殿下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臣刘孔炤,领旨,谢恩。”
这傢伙也是怕的东林党反对,朱慈烺话音刚落,他接著就跪倒谢恩,不给別人留一丝插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