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

笔趣阁中文>开局南阳 > 第5章 臣等遵旨(第2页)

第5章 臣等遵旨(第2页)

“殿下圣明。”这次换了文官们高呼。

朱慈烺望著垂头丧气的勛贵们,这些人,除了怀远侯常延龄外,几乎就没好玩意。

本来是想徐徐图之,可东林党与勛贵之爭,给了朱慈烺借力打力的机会。

我朱太子都打破惯例,同意勛贵中的诚意伯刘孔炤入阁了,对勛贵绝对的够意思。

谁料想,张慎言小题大做,以吃空餉为由,將皇帝死难、太子南逃的罪责全加在了汤国祚的身上。

如果不是汤国祚吃空餉,南京就不会因无兵可调而迟迟不发兵。

南京迟迟不发兵,就无法沿途接应太子殿下。

所以,太子殿下您这一路吃的苦、受的罪,全都是汤国祚造成的。

此举,带有很明显的挑拨离间之嫌。

但朱慈烺却很乐意中他的圈套。

前番让刘孔炤入阁,表明朱太子是信任勛贵的。

之所以突然变脸收拾灵璧侯汤国祚,纯粹是受到张慎言的挑唆,你们要怨。就去怨张慎言。

苦一苦勛贵,骂名张慎言来担。

“起来吧,都起来吧。”

“谢殿下。”

朱慈烺看著眾臣,“勛贵乃国之世臣,虽有个別莠態,终究还是忠贞、可靠的。”

“故圣上典用勛贵,本宫也要如同圣上那般典用勛贵。”

勛贵们听得频频点头,太子殿下说得对,俺们勛贵是忠诚滴。

朱慈烺继续说:“適才张右都御史说本朝无勛贵入阁之例,確係如此。”

“然,宣德十年正月,宣庙病重,临终托国事於定兴王。勛贵辅政,並非突兀,早有成例。”

“败军之际,危难之间,国家渡难,尤赖贤良。本宫思来想去,考虑再三,诚意伯入阁,並无不妥。”

话音刚落,殿內左侧,文官群中,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南京各衙门的文官,並非全都是东林党人。

东林党同马士英爭、同勛贵爭,本不碍这些人的事。

可勛贵入阁,却是关係到全体文官的大事。

蛋糕就那么大,文官自己都不够分,若是勛贵再来咬上一口,如何得了。

有些文官就算想置身事外,却也不能太过袖手旁观。

“肃静。”孙有德喊的很大声,用以制止哄乱的文官。

朱慈烺:“此事本宫心意已决,无需再议。”

“殿下英明。”勛贵们再次高呼。

马士英朝著武官方向,给那四位总兵使了个眼色。

凤阳总兵靖南伯黄得功最先响应,“殿下英明。”

他是伯爵,勛贵入阁的先例一开,备不住他以后也能入阁。

黄得功是忠臣,但他更是人。

正如弘光朝那般,圣旨不合黄得功的心意,他会直接选择不听。

黄得功做的跋扈事很多,只不过因其殉国而“一言以蔽之”。

这也不奇怪,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慾嘛。

有了黄得功带头,那三位总兵立即跟上,“殿下英明。”

文官们一看,大势已定,只得说道:“臣等遵旨。”

遵的是旨,而不是殿下英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