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送走高杰后,朱慈烺又召见了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路振飞。
相比之其他人,起兵护送朱慈烺至南京的路振飞,更像是从龙之臣。
“卿总督漕运,兼抚淮安,身负两职,担子不可谓不重。”
“淮安地处南北要衝,自北地突变,南下逃难的百姓不计其数。本宫骤至淮安,不见戾气,多是祥和,足见卿之能也。”
路振飞俯身,“臣既食国禄,恪尽臣职乃本分,实不敢当殿下如此谬讚。”
“本宫初至南京,对南畿不甚熟悉,烦请路卿为本宫暂作介绍。”
路振飞一躬到底,“为殿下效劳是臣子本分,更是臣的荣幸,何敢言『劳烦二字。”
表明应有的惶恐后,路振飞接著开始介绍情况。
“自臣得知北地战况后,隨即派副总兵金声桓镇守徐州,以防闯贼。並令下属官吏,收拢逃难的军民。”
“为保漕运命脉,臣一面训练漕衙所属运军,一面招募乡勇。也幸得北境將士用命,终不使闯贼南下。”
朱慈烺看著路振飞,“本宫听闻,路卿所练乡勇,达二十万之巨。”
“臣不敢欺瞒殿下,二十万乡勇只是对外宣称,用以震慑宵小,实际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路振飞很实在,没有隱瞒,也没有必要隱瞒。
“真实的数字是多少?”
“五万。”路振飞回答的很乾脆。
五万,这个数字和朱慈烺想像的差不多。
“五万乡勇,皆可堪一战?”
“回稟殿下,乡勇,只是乡勇而已。”
朱慈烺知道自己这话问的有点多余了。
大明朝的军队,很能打。
直到崇禎末,明朝还能组织起松锦之战、朱仙镇之战这两场大规模会战。
明朝的军队战斗力的问题,主要因素不在於军队本身,而在於朝廷。
不是军队不能打了,所以大明朝不行了。
而是大明朝不行了,所以军队才不能打了。
明代对於军队的掌控,比之於其他朝代,可以说是无与伦比。
哪怕是崇禎十五年,松锦、朱仙镇两场大败后,朝廷依旧能指挥得动手握西北重兵的孙传庭。崇禎十七年,仍然能够换掉宣府总兵唐鈺、关门总兵卢天福。
明朝有团练,吴三桂就曾任寧远团练总兵。但朝廷能够指挥的动正规军,压根就用不到团练乡勇。
团练乡勇起到的,只是辅兵的作用。
路振飞麾下有五万乡勇,人数虽多,战斗力却很难保证。
明代团练乡勇这些类似於游击队的存在,怎么也比不过朝廷的经制之军。
就像李自成军中的主力,多半也是原西北的军户和士兵。
朱慈烺又问:“若是从这五万乡勇之中挑选精锐,能挑出多少?”
“三千。”路振飞不假思索。
“臣將原运军精锐,並挑选乡勇精壮,共计三千人,加以整训,充作了臣的漕督標营。”
“护送本宫从淮安至南京的那两千人,想必就是出自路卿的漕督標营吧?”
“正是。”
“这两千人,就留在南京吧。”
路振飞略作迟疑,重重的说道:“臣遵旨。”
此时的朱慈烺和歷史上南明的那些皇帝一样,手里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