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铝锅的叮咣声,他们便知是高林来了,就和食堂开饭的铃声一样。
范二和那三个青年听见动静,立刻上前从车后座卸下炉子。
那几个青年如今熟门熟路地帮著支摊子、维持秩序,毕竟昨个姜记者来採访他们了,全靠高林那封感谢信让他们露了脸。
他们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標,虽说没挣著钱,可每天在鱼市口都能听著“小伙子真能干”的夸讚。
就连他们父母近些日子脸上也多了些笑容,经常念叨著:“终於成人了。”
从前走到哪都遭人白眼,哪见过这光景?这份被人需要的滋味,让他们心里熨帖得很。
高林舀起第一勺麵糊时,排头的食客正揉著眼睛打哈欠,瞧这模样应是早就来等了。
“小同志,以后能不能早点来啊,我三点多就来排队了的。”
高林笑著道歉:“家离得远,这没办法。多谢您捧场。”
那人要了鸡蛋饼,又加了三两虾肉。
比起糯米藕,刚出品的虾肉更受欢迎,毕竟这年头谁不馋口荤腥?
昨天赵家四兄弟抓了得有一百三十多斤虾,今个备的虾肉快三十斤,可卖到第七十个客人就见了底。
没买到虾肉的人直嘆气,好在还有鸡蛋饼和糯米藕能解解馋。
徐志强今个排在七十名开外,昨个五点半来还能进前五十。
等他挤到摊前,高林早用油纸包好三两虾肉递过去。
“就给你留了三两,可別嫌少。”
徐志强露出笑容:“多谢了,一共多少钱。”
“给个蛋饼和糯米藕的钱就行,虾肉送的,要是没有你的帮忙,我还像个无头苍蝇转呢。”
徐志强笑笑没拒绝高林的好意。
他掏钱时问:“生存证明办好了吗?”
高林摇摇头:“还没呢,今个回去弄。”
“抓紧时间吧。”
又是昨天那句话。
高林目送徐志强跨上自行车,忽然瞧见他和一穿蓝布褂的男人攀谈起来。
两人凑得近,肩膀几乎撞在一起,徐志强说话时手还往鱼市口方向指了指。
高林握著竹刮子的手指顿了顿。
待徐志强蹬车离开,那男人却晃到了槐荫底下,后背靠著歪脖子树,两只手插在裤兜里。
既不去鱼摊,也不往早点摊前凑,就站在那打量著市场,眼神像篦子似的扫过每个摊位。
高林微微眯眼,视线往外围一扫,眉梢轻轻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