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园内,听到云遥的话,夫人露出了一丝惊讶,但很快,这惊讶变为笑意。
她微微点头,饶有兴趣地看着少年,温和微笑道:“如此甚好,有你相伴谈诗,我在这园内的养病时光也能变得有趣些了。”
云遥和夫人相视一笑,他沉思了片刻,缓缓念出一首诗:“‘养病惬清夏,郊园敷卉木。窗夕含涧凉,雨馀爱筠绿’。夫人您看,这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清幽的夏日于郊外园林养病,夏日的园林,草木葱茏,窗外山涧凉意透过雕花窗棂悄然潜入。雨后初霁,新竹愈发翠绿欲滴。这与此刻的情境倒是很有几分相似。”
夫人闻言,却轻叹口气道:“确实如此,不过即使我像这诗中之人一样是悠然自得地养病,但我因这身病,心中仍是有些许烦闷。”
云遥念的这首诗,写尽了她此时在园林养病的闲适与清幽。只是闲适背后,她心中仍隐隐有对往昔的眷恋与对康复的期盼。
而此时,云遥想起了以前,是中文教授的外婆养病时也常常向他这样玩闹似的用诗词抱怨,想到这些事云遥心中便愈发觉得温柔起来。
于是他轻轻握住了夫人的手,温柔安慰道:“夫人不必烦闷,就如有诗中所云‘久卧病榻身心愁,百般调理意犹休。窗前翠竹风瑟瑟,静室书香自盈眸’。虽在病中,您却也有这窗前翠竹、静室书香相伴,也是一种别样的景致啊。”
夫人看着云遥,眼中满是欣赏,她轻声道:“有你在我身边,为我解读诗词,纵是养病,我也觉得安心许多。”
和云遥畅谈了一番诗词歌赋后,夫人看着身边静静翻看诗词集的气质如兰的少年,忍不住问道:“云儿,你是怎样知道这样多的诗词文章的?”
云遥抬眼一笑,他眼神怀念:“我外婆和母亲也喜好这些,我常跟在她们身边,有些耳濡目染,略知道一些罢了。”
他想起以前外婆在病中时,常翻开诗词集,品读东坡词以遣怀。“书为枕,起坐品东坡。长羡秋霜难入镜,休言春梦已成婆。”
外婆常向他读的这几句诗,像极了她心境。她总是试图从古人诗词中汲取力量,宽慰病中的自己,虽有伤病,却也盼着能如霜雪般澄澈,不让病魔消磨了意志。
如今,云遥抬眼看向病体憔悴的夫人,很是有些感怀。
夫人这样青史留名的超然的人物,也会被生老病死困住。人间不逍遥,唯有志东风。
夜幕低垂,园林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云遥合上书,灯光下,他赤诚地望向夫人,温柔地说道:“愿夫人您早日康复,不负这园林诗意,再赏这四季更迭,山河盛景。”
……
那日从香樟园回来后,云遥心里隐隐有些难得的喜悦,自从外祖父母和母亲相继离世后,他已经很久没和人这样畅快地聊诗谈词了。
这样的时光仿佛短暂的让他回到了“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幸福里。
而对夫人,云遥又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
夫人这般人物也有这样的病中脆弱,诗意柔情的一面,让他无法再把夫人当作让他警惕的秦娆那样的人物。
甚至,这一天,夫人和外婆母亲隐隐相通的格外微小的点,也成了他抑制不住的想亲近的地方。
他开始有些担心起夫人的病情来,想到以前病中的亲人,他真心希望夫人能少受病痛早日痊愈。
云遥知道自己有些移情作用了,他也明白,夫人那样人物,与外婆母亲不可能有多少相似之处。
夫人的身边随时环绕着数不清的专业医护人员,自己实在没必要杞人忧天。但云遥想,如果此刻需要他帮忙,他也会义不容辞的。
云遥没想到,这样的机会真的来了。
没过两天,程管家就带来消息,他告诉云遥,夫人已经下了命令,让云遥住进香樟园里,作为随侍的护理助理,陪伴在夫人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