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陛下,如今。。。。。我大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外族见者无不称赞我大明繁盛,再有一月,那越族使节前来进贡我大明,定是能看到我大明盛景,扬我国威。”
“可近日,臣在出访时。。。。发现使节来时要经过的一处村巷,里面臭气熏天,仔细一问,没想到我大明还有如此不堪的一面,那条巷子叫……污淖巷。”
明帝心里一惊,怎会听着如此耳熟。
魏国公:“巷子里的百姓住着的房屋是破转破瓦建成,一到雨季,那房屋漏得和外面没什么区别,常年日积月累的污物未及时清理,导致整条巷子臭气熏天,就连尸体都混在里面。”
“据我所知,那条巷子已恶臭多年,里面却都住的是我大明的子民,那里藏污纳垢,要是被外使看到,实在是有损我大明国威,可多年过去……老臣身为国公,竟忽略了此事,臣……愿请罪受罚。”
话音刚落,众大臣低头互递眼神,要说这事国公有罪,那他们这些下官岂不是罪加一等。
户部尚书伍序身上渗出一身冷汗,他统领百姓一切事物,若真追究起来,他便是死罪。
他咬牙切齿地瞄了眼微魏国公,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
“陛下,国公大人所奏之事,实属下官失职,臣……请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定当将此事办妥。”
魏国公道:“陛下,污淖巷之事,臣愿与户部大人一同完成。”
污淖巷……明帝终于想起来了,当初要招回李元澈回来时,皇后说过,这么多年,为了照顾李元澈母子,皇后曾派人暗中保护他们母子,李元澈就住在那条巷子里,他们这才将李元澈招回。
他虽对这个儿子不是很上心,但既然是李元澈住过的地方,自然要修建好,若李元澈曾住污淖巷的事不小心
泄露出去,他脸上也无光。
想到这里,他拍案而起:
“伍尚书,你身为户部尚书,竟无此忽视百姓民生,要不是国公大人上奏,朕一直被蒙在鼓里,这么多年,国库拨的银两,难道连我大明子民的衣食住行都无法保障?这其中是否有人贪赃枉法,另有隐情?”
伍序没想到,一条臭气熏天的巷子,明帝竟如此在意,他本想着和国公一起担下责任来,明帝最多也就是斥责两句。
谁知明帝竟发这么大脾气,他吓得忙跪拜:“陛……陛下,是臣之失责,求陛下再给卑职一次机会,卑职定将肝脑涂地,将污淖巷的民生问题处理好。”
明帝怒气冲冲地哼了一声。
“朕命你,一个月之内,给朕和大明一个交代,否则,就拿你的人头来见。”
众大臣心虚者纷纷躬身,齐声喊:“陛下息怒。”
明帝又命魏国公监督此事。
散朝后,待众人和魏国公寒暄结束,霍征远上前才与他打招呼,想到方才在朝上之事,明帝不愿拨出国库银两,命户部自己想办法,不能搜刮民膏。
此事,主责在伍序,此次国公虽为监事,但使节前来在即,事关大明声望,要完成工事,要耗很多的物力和人力财力。
“魏兄,若是……若是有需要,你尽管开口。”
魏国公忙摆手,他惭愧地道:“此事……是我的疏忽……这多亏了清弦侄女提点……”
霍征远一怔:“这和爱女有何关系?”